第十五章 “沉默是金”的我们(1 / 2)

她离开了,世界也变得苍白起来,时间被无限地拉长,思绪延伸到无边无际。松散的节奏让生活变得慵懒无比,精神在初秋最后一抹阳光里迷离。疲乏悄悄侵袭,倦意在无休止的时间里延续。

按部就班的上完一节又一节课,只是生活却突然变了颜色。

“人要给自己多几个快乐的源泉,一个干枯了,还会有另一个”,记不得从哪里看到这样一句话,这对我的触动很大。于是我努力让自己从她的影子里走出来。学校里开办了吉他班,尽管我对此很陌生,也说不上喜欢,我还是去报了名,买了一把价格很高的吉他。每天下课我背上它准时来到五楼的大厅学习,这里每天都坐满了人,大家似乎对音乐有种莫名的痴迷和向往。

我常常会坐在第一排,听着老师弹奏着优美的音乐,整个身心放松下来,原来音乐是这样迷人。

学吉他一度成了生活中最重要的事。在夏日的黄昏,在秋日的午后,在操场上,在学校东边的小树林里,找个地方坐下来,轻轻拨弄琴弦,让思绪跃然于上。

生命似乎总有冥冥之中,在某个特定的时间、地点遇上某个特定的人,就如我和肖涵一样。

周末的午后,大家还在风扇的吹动下午睡,我却莫名有一种伤感,躺在床上,下面空荡荡的床铺像在每天提醒我“她已离去。”心无法安然,似有千军万马在胸膛里翻涌、奔腾。

悄悄地下床,背起吉他向外走去。

该去哪里呢?心一片茫然。外面酷热的太阳炙烤着大地,一阵阵地热风吹来。

穿过楼前的石板路,径直向东边的小树林走去,或许这时候只有小树林才会有一片阴凉吧。

从北边的小道上穿过来,南边的石台上坐着一个消瘦的女生,长长的头发覆盖着她的肩膀,只看见胳膊上白色的体恤,一袭淡紫色的长裙垂在石台下方。

看不到她的表情,在这样酷热的天气里安静地坐在这里,应该也有无限的心事吧。

我转弯向最东边的石凳走去,怕我并不熟练的乐曲打扰到她。

旋律在手指的舞动中慢慢飘起,时空突然间跳跃起来,无边的思绪随着乐曲起伏,酷暑在刹那间停滞下来,仿佛穿越了时光,回到了我们一起的日子。

“这是《朋友别哭》吗?”。不知何时她已站在身后。

她带着厚厚的圆形眼镜,透过镜片依然能看到那双大而明亮的眼睛,只是那眼神里却有一丝忧伤,在刹那间一闪而过。她的皮肤很白,精巧圆润的下巴上小小的嘴唇微微上扬,高高的额头上一缕刘海斜在眉上。

我连忙站起来,为自己的打扰感到抱歉。

“我也很喜欢这首歌。你可以再弹一遍吗?”她的声音似乎有点嘶哑。

她在对面坐下来,眼神看向远方,似乎有一种风景在她眼神中绽放,那一定是秋天吧,落叶枯黄,带着别离和忧伤的色彩。

手指再次拨弄于弦间,暂卸下负担,因着这样的听众而更加细致用情。我们的眼光彼此交错,在不同的风景里演绎着各自的悲欢。

“你知道吗,我曾经有一个最好的朋友,”。一曲终了,思绪还在远方徘徊,她轻轻地说,像是说给我听,也像是说给自己。

我们沉默着。

秋天又来了,带着离愁别绪,让无限的伤感在此徜徉。而这个秋天,却突然温暖了起来,再无“何事秋风悲画扇。”的感慨,它如初春的新绿一样正一点一点滋润着心田,而心头的这抹希望是她,肖涵。

肖涵,那个酷热的午后,与我相对而坐,在我的琴弦里迷失的人。

她迷失在我的琴弦,而我迷失在她的心海。

她曾经有一个最好的朋友,离她而去。

我曾经有一个最好的朋友,离我而去。

尽管离开的理由不同,但我们却有了同病相怜的感觉。

尽管这个世界上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但我们还是因这彼此内心小小的悲伤,因这个青春年少的年纪里对友情的那份真诚和执着而惺惺相惜。

她喜欢沉默,我们常常坐在一起想着心事,她说“沉默是金”。

开始我并不真正明白“沉默是金”的意思,只是觉得原来沉默是这么好的事情,可以用黄金来比拟。

我有时也喜欢沉默,在心情不好的时候,在想念一个人的时候,在孤独的黄昏。但在很多时候,我也可以谈笑风生。她说我是个带着面具的人,每个面具下面都有不同的表情,可以适应不同的环境。虽然我知道这并不是真正的我,但真正的我是什么样子的呢?我似乎也不清楚。可能太想顾忌别人的感受了,所以才幻变出无数的自己吧。

和她在一起的时候,我也变得沉默了,为了她的“沉默是金”。

她喜欢给我写信,尽管我们近在咫尺,尽管我们每天都有大半的时间在一起。她还是喜欢用这种方式和我交流。她的文字和她的人一样静美。文字间有她细微的真挚情感,关于友情,关于亲情,关于世界和未来。

那个做梦的年纪是多么让人怀念啊!有梦可做是一种幸福也是一种希望。

我们每天除了上课外,会常常泡在图书室,尽管我早已读厌了书籍,我只想要自由,无限天空下的自由,但脚步却忍不住追随着她。一起读《红与黑》,一起读《莫斯林的葬礼》,一起读散文,一起抄写美妙的语句。

我们还是会经常去那个小树林,坐在初次相遇的石台上,弹奏着一首又一首的青春记忆。她静静地坐在那里,微笑着看着我,在春去冬来,冬来春去的时光里。

她家离这个城市很近,很多个周末她都会坐上车回家,这让我无比羡慕,也无比落寞。

周末突然成了最难熬的日子。

她很少说起她的家人,我也一样,我们都彼此坚守着“沉默是金”的信条。

最近很长一段时间她都心事满腹的样子,常常一个人躲在宿舍里写着日记。

这天晚自习时,她悄悄来到了我教室的门口,示意我出来。

“快走,我们先走”她拉着我的手就要下楼。

“还没到下课的时间”我轻轻地拽住她。

“没事,马上就到了”。

“可是我---”还没等我说完,她便使劲拽着我跑起来。

我不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让平时柔柔弱弱的她变得这么强悍而固执。

我随着她一起跑下了楼梯,跑出了教学楼大厅,跑过了拐角的路口。

她终于停下来,气喘吁吁。

“好了,不用跑了”她回过头来向背后看了看,昏黄的路灯闪烁着,道路上没有一个人。下课的铃声正清脆的响起,而我们早已跑出了几百米外。

“怎么了?”终于按捺不住心中的疑问。

“没什么”她停了一下,慢慢地说。

我也没再问什么,她总有她的理由吧。“沉默是金”再次涌上大脑,控制着我多疑的神经,似乎在告诉我“不要问”。

而后的几天晚上,这样的事一再上演,我似乎都已经习惯了早退,习惯了早早整理好书桌等待。习惯了在晚上陪着她一起奔跑。

这天傍晚,我们一起吃过晚饭,去教室上课。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