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女炮灰[快穿]_分节阅读_第1518节(1 / 2)

  奚昭则认为,西派的理念跟自己是一致的,不用防备,而常先生有想法也不怕,因为他和西派合作,并不怕常先生。

  因此,奚昭和西派,仍旧全力以赴抗日。

  常先生见完全可以将樱花国拒之国门外,的确有些担心。

  一旦樱花国战败,那么国内,就是三分天下了。

  原先他还觉得自己这一派兵力雄厚,是稳胜的,可是见识过奚昭提供的武器和各种战备物资,便不那么认为了。

  他忍不住担心,自己和西派到头来只是为奚昭做了嫁衣。

  可是,樱花国毕竟是外敌,完全不管停战,也是不适合的,常先生自认为自己是真爱国,所以仍旧下令抗击樱花国,但是暗地里却保存实力,更多的是让奚昭和西派的人上。

  由于东派有那么点出工不出力的心思,再加上各国暗中对樱花国的援助,樱花国一改原先的劣势,开始跟华国打得旗鼓相当起来。

  这样一晃又过去了三个多月。

  经过这三个月,各军队都发现,樱花国的一些武器分属于各国的,于是敦促常先生发表声明抗议各国支持樱花国侵|略华国的恶行,若各国不停止对樱花国的武器援助,华国将采取强硬措施。

  这是全国关注的大事,常先生纵使有各种各样的心思,也不可能跟全国人民反着干,于是马上命人对各国进行抗议。

  各国已经这么做,自然提前想好了应对的办法。

  他们马上表示本国绝不会支持樱花国的行动,并且会严肃核查此事,给华国一个交代。

  这一核查,时间就长了,一个月又一个月过去了。

  樱花国渐渐取得了一些优势——他们本来就不弱,又是蓄谋已久,实力相对强悍,再加上各国的武器物资支持和华国的常先生自我削弱,再没有优势就可以集体切丨腹了。

  国内每次问各国,是否核查出偷|卖|军|火|给樱花国的军|火|商,各国均推诿由于程序比较多,涉及人权,所以仍在核查中。

  罗三气得拍桌子:“西方国家太无耻了!”

  萧遥冷着脸:“他们就是帝国主义,打着侵略和殖|民我们国家的主意。”

  她看似不是很生气,可是拳头却紧紧地握起来,并记了各国一笔。

  时间进入1939年的夏天,历经数个月的鏖战,北平、津门、阳城和江城等最终还是守不住,纷纷沦陷。

  沪市是奚昭的所在,守住了。

  临安有西派,也守住了!

  常先生觉得不能输给奚昭个李先生,所以下令死守金陵,由于兵强马壮,所以也守住了。

  可是大陆毕竟背樱花国打开了一个口子,大家都担心樱花国会顺着口子挥军进入,直达腹地。

  而且,由于连绵的战火以及好几个城市沦陷,各地的物价开始飞涨。

  萧遥在花城没受什么影响,因为花城以及附近几个城市已经形成了良性循环,基本上是可以自给自足的,但是在花城中的人都知道,迟早会有很大影响的,毕竟处于同一个国家,而且几大粮仓今年几乎等于没有收成。

  此外,由于东边在打仗,很多老百姓往西边跑。

  京城的几座高校,更是迁往西南。

  萧遥没出门,但是通过看报纸也知道,如今到处是战火,很多老百姓流离失所。

  进入七月份的时候,萧遥接到奚昭的电话。

  他的语气显得很沉重:“沪市和金陵都守住了,社会名流和太太经常举办宴会歌舞升平,可是大街上,却有很多饿肚子的老百姓。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萧遥,这不是我想要的世界。”

  萧遥语气坚定地道:“那我们就努力改变这个世界!”

  “好。”奚昭仿佛受了感染,马上应了,声音也不如原先沉重了,“我们一起改变这个世界,和李先生胡先生他们一起,彻底改变这个世界!”

  萧遥笑了起来。

  她知道,这一刻的奚昭,彻底坚定了以后和常先生掰了的决心,因为道不同不相为谋。

  不过如今还是联合界人士抗日要紧。

  此时东边很多人跑到了西边,而粮食短缺的问题也出现了,各地都大受影响。

  各工厂的运行出现了问题,收入减少了,兵工厂的生产能力便降低了,于是影响到了军队。

  山姆国、腐国、高卢国和毛子国等见华国终于快要彻底支撑不住了,都松了一口气,马上联合起来开会。

  这次会议的主题,是如何压制华国的发展,让华国始终处于贫穷落后的状态,任由各国薅羊毛——这片大地有过十分辉煌的过去,又地大物博,如果发展起来,各国肯定会被赶出去,这是万万不可的。

  大家商议了一阵之后,决定再给樱花国一些援助,让樱花国全面登陆并深入华国腹地,彻底搞崩溃华国的经济,让华国重新回到那个将各国奉为座上宾的时代。

  樱花国又得到了一大批援助,有吃的物资,有各种武器。

  樱花国的攻势更猛了。

  这时候,常先生有点后悔了,他就算下令死守,可还是有很多地方没守住。

  而大后方开始跟他申请要大笔金钱,用于研发武器和生产武器。

  常先生很头疼,从37年全国共同抗日开始,政府内部便没有钱了,他哪里拿得出钱给奚昭?

  可是,如果兵工厂没钱,生产不出武器,未来的情况一定会更糟糕的。

  没办法,负责财物的开始大量印钱。

  这个办法不仅没能缓解情况,反而弄得更严重了,通货膨胀出现了。

  萧遥将报纸扔在一边,黑着脸说道:“即使我不懂经济,我也知道不该大量印刷纸币。”通货膨胀可不是玩的,如果继续下去,以后一麻袋钱,或许只能买几斤大米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