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顺从比反叛容易得多116(1 / 2)

  “不是的,”湛钧否定道,“我不是在违心安慰你,相反,我非常赞同你的说法。这个项目并非万里挑一的S类项目,但选择投这个项目,我也确实有一定理由。”

  “什么理由?”苏安问。

  “DPI。”湛钧只说了一个单词,苏安便瞬间明白了。

  永昼和黑湖,主要做的都是一级市场的盲池基金,这类基金虽然有很高的潜在回报,但要等到项目从早期成长至上市退出,往往时间周期很长,流动性较差。

  而对于投资人来说,投出的资金也有时间成本,当然希望越早拿到分配的钱越好。因此,DPI作为衡量现金分配比例的数值,越来越被投资人重视。

  苏安露出了然的神色,却见湛钧笑道:“很聪明。”

  和刚才的浅笑不同,现在他嘴角不显,但眼尾却微微向下弯着,分明显出他的愉悦来。

  “好为人师。”苏安嫌弃地翻了个白眼过去。

  湛钧欣然接受了这个评价,他得寸进尺:“既然我在你心里是这么个形象,那我就多说两句。”

  苏安抱着手臂,好整以暇地看着他,看他能说出什么石破天惊的道理来。

  可湛钧的话却朴实得很,他说:“你如果有时间,可以多了解了解二级市场。”

  “二级市场?”苏安疑惑道,二级市场指的是股票交易的市场,是相对上市前的一级市场而言的。

  他们这些投资人所投的企业都处在未上市阶段,她只需要对一级市场有足够的了解就够了,为什么还要研究二级市场?

  湛钧像是看穿了她的疑惑,他解释道:“投的好,确实能体现一个投资人的眼光和功底。但退的好,往往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苏安的神情认真起来。

  湛钧继续说道:“股票市场的价值变化之快远超一级市场,很多时候泡沫的产生和破灭,也都在一瞬之间。如果能把握住时机,便能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你知道九川吗?”湛钧问。

  苏安点头,这家公司的投资是湛钧的成名作,他在公司天使融资轮次便投资进去,此后公司逐渐庞大,直到成为千亿市值的互联网巨头。

  此前坊间传闻是湛钧在这个项目上获得了百倍的回报。而直到苏安在永昼借调时,看到了内部数据才知道,准确的回报倍数是二百八十七倍。

  也就是说,当时他投资在这个项目上的一千万,在退出时已经变成了将近三十亿。

  “很多人都说投中九川是我投资生涯最大的成功,但我却觉得,我最大的成功是在最高的时点退出了。”

  九川的股价近几年一路下滑,这件事连苏安这个不炒股的人都知道。目前的市值已经不到最高点的五分之一。

  如果湛钧没有选择好退出时点,那么虽然依旧可以实现高倍数的回报,但绝不可能有这样传奇般的数字。

  提起这样辉煌的过去,湛钧却像是在讲曾吃过的一餐饭一样平淡。

  “而且不仅如此,二级市场往往是一级市场的风向标,如果一个行业的公司股票集体下跌,那么一定会影响一级市场的投资热情。”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