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人不会再次踏入同一条河流113(1 / 2)

  “但我发现,国内并不缺科技创新的文化,更不缺优秀的科学家和企业家,我们缺的是在流向科技行业的钱。

  “当时所有的资金都在往热门行业流,房地产、金融、消费、娱乐……在科技方面的投资少之又少,以至于连科技基金都募不到资,更别提专业的半导体投资机构了。”

  “所以您选择了成为投资人?”苏安问道。

  柏项明叹了口气:“是啊,其实当时陈菲和身边的朋友都劝过我,说我不合适当投资人,我没有金融和财务背景,性格也只适合闷头搞技术。我何尝不知道?但我想……”

  说着,他将脸埋进手中:“我想,一件事总要有人去做的。”

  他苦笑了一下:“做出转行的决定后,剩下的就很简单了,因为所有的头部机构里,只有庄鹏举愿意给我钱,让我去投,我就顺理成章来了这里,直到现在。”

  听到这里,苏安也全明白了。

  柏项明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理想主义者,他不善言辞,但他内心的理想却比谁都要热烈。他不会喊壮烈的口号,但他却真正地成为了一名先驱。

  苏安听说过柏项明的许多事迹。

  他的人缘极好,人脉横跨整条产业链,几乎所有大厂出来创业的团队,都会来他这里拜码头。

  他对自己投资的初创公司可谓掏心掏肺,帮忙搭建团队、规划公司架构、在技术方面提建议,甚至会亲自帮忙挖角高层。

  曾有和他谈好投资又反悔的创始人,在产能供给不足而走投无路时求他帮忙,他二话不说便在美国帮忙协调了五十万片的高制程产能。

  曾经,她只觉得柏项明是个脾气软弱的老好人。但直到这一刻,她才明白,他只是个别样的理想主义者。

  也正因此,他才能十年如一日地承受疲惫和辛苦,才能为了当初“收留”的那一点恩情,而留在黑湖这片拖累他的泥淖中。

  苏安能感受到柏项明的挣扎,有那么一个瞬间,她很想劝柏项明离开。

  离开后,他的热情,他的才华都会有更广阔的天地可以施展,他也不必受气,更不必在无意义的斗争中内耗。

  但她又知道,柏项明对这一切只会比她更清楚。

  于是,苏安什么都没劝,她只是说道:“段总的新公司,我想试着去争取一点额度来。”

  “你有办法?”柏项明的眼睛亮了一下。

  “您别抱太高的期望,我只能先去试试。”

  *

  因为例会上这一遭,苏安也没有心情加班。

  走出大厦,苏安没有急着回家。而是绕到侧门的吸烟区,点起根红酒爆珠香烟。

  苏安是最近才学会抽烟的,她没有什么烟瘾,只是因加班过于疲惫,或者心情沉重时来上一根。

  细长的香烟被她夹在食指和中指之间,丝缕的白雾萦绕在她的指尖。

  她轻轻吸上一口,吸得不深,只是嘴唇轻轻一抿,脸颊一颤,像是在吮吸,然后一朵烟雾从她轻启的唇间缓缓吐出。

  只是,待烟雾散尽,她的眼前却缓缓现出了湛钧的脸。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