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返回纽约41(1 / 2)

王刚这次回瑙鲁一共待了半个多月,后来的几天,他不仅是跟其他人聊天,还参加了不少会议,甚至还跟矿上罗纳德的公司工作人员聊了聊天儿,拉近了一下关系。

随后他就带着16个年轻瑙鲁人一起返回了纽约。

原本他以为带回10名工作人员就足够用了,结果哈莫先生对他说,这些年轻人闲着也是闲着,就跟你一起去纽约见见世面吧,就多给王刚塞了几个人员。

王刚也同意了哈莫先生的安排,多带几个人,多给他们安排一些工作,省得他们整天无所事事,也算是拯救了他们的人生规划。

回到纽约,跟王成与约翰对接了一下工作,最近也没有发生什么大事,约翰把他调查的关于波音公司的最新消息汇报给了王刚,王成那边则完全没有什么值得关注的事情。

现在已经有驻美国的。使馆,但是因为现在瑙鲁并不是旅游景点,只有一些罗纳德公司的工作人员需要办理去瑙鲁的签证,除此以外没有其他美国人去瑙鲁。

所以整个大使馆的工作量是极少的,而美国对于南太平洋群岛的关注也非常低,几乎没有什么外交方面的交流,所以王刚的驻美大使身份是没有多少工作量的。

至于驻联合国的代表,因为脑鲁现在并没有成为联合国的正式成员国,仅仅是观察国,所以只有旁听权没有投票权而旁听,随时参加,随时离开,不受限制,并不是强制要求。

所以王刚的驻联合国代表,这一身份的工作量也是极低的,这次带回来10多名年轻人,王刚准备让王成带领他们去联合国熟悉一下联合国的工作,然后没没事就去旁听一下各类会议,积累一下国际政治事务的经验,为以后的工作打好基础。

后续的半个多月,王成都是每天参加一两场的会议旁听,其余时间就待在纽约的酒店里,查看各类报刊与报纸。

现在这个时期,王刚了解的各类新闻还是太少了,能够在报纸或者报刊上给他有熟悉感的新闻都是极其重大的,所以在没有搜索条件的情况下,王刚只能通过自己的人肉搜索方式去查找一些可能被他利用的信息。

最近王刚正在考虑是不是在纽约也购买一栋别墅作为瑙鲁驻纽约的领事馆,要不然一直住在酒店,显得很不正式,但这个支出也有点大,下回回到瑙鲁,请示一下哈莫先生,看他是否同意。

这天富利曼姐妹打了电话,邀请王刚出席她们在纽约举办的签售会。

她们的通讯录终于在两个月前出版了,上市以来销量一直不温不火,所以最近这一段时间,富利曼姐妹在全美各地都举办了签售会,希望以此来提升她们的销量。

王刚当然是一口答应下来,他现在已经有点感到无聊了,能有一些新鲜事儿让他见见世面也是极好的。

另一方面,王刚仍然需要与富利曼姐妹她们代表的环保主义者搞好关系,这些环保主义者的威力王刚在上辈子已经见过不少了,更别提王刚最近在各种报纸与报刊当中发现这些环保主义者其实大多数也都是女权主义者。

对于环保者主义者,居然也同时是女权主义者的这一情况,王刚经过各种观察与思考之后,才发现这是源自于50年代的美国经济大发展。

一个家庭当男主人工作就足以养活全家之后,这些女主人在空余时间非常宽裕的情况下,就有时间与金钱来组织一些扩大她们权力的各类行动。

而在她们观察到各类工业企业造成的污染,影响她们的生活环境之后,这些女主人们就成为了环保主义者。

而她们发现在举行游行,等活动之后引起了重视,并且逼迫企业与政府作出整改之后,她们就喜欢上这种权利的滋味并希望扩大自己的影响力,所以美国的现代女权主义者就伴随着环保主义者一同诞生了。

王刚对于女权主义者在上辈子的种种表现也是印象深刻,这种女权加上环保的双重buff叠加,王刚知道自己不可能与她们交恶,必须要拉拢她们,并且让她们为自己所用。

王刚甚至在想,是不是在恰当的时机赞助一笔钱给这些环保组织乃至女权组织。

而且他在之前组建瑙鲁政府的时候,就向哈莫先生建议过,是不是可以选拔一些女性的议员,乃至国家政府部门的头脑,从而在国际上使瑙鲁政府成为男女平权的代表政府之一。

只不过哈莫先生对这个建议并不感冒,而选拔出来的18位议员也都是男性,在瑙鲁岛上女权还完全没有兴起。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