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组织架构和意外情况26(1 / 2)

王刚率领众人经过长途跋涉,终于抵达了瑙鲁岛。

而哈莫先生他们在招待过两次联合国调查小组之后,对于迎接这种外国来宾,显然也是轻车熟路,双方经过一番非常正视并且友好的会面之后,逐渐的熟悉了起来。

磷酸盐矿上仍然有着众多的工人在进行挖掘工作,显然澳大利亚人也知道他们不能拥有这座矿区多长时间了,在这最后的时间里,他们想多挖一些矿来弥补自己的损失。

这正好可以让王刚带领两位富利曼姐妹以及4位记者去实地探查矿区的情况。

看着每天需要工作超过12个小时的矿山工人,以及一车一车往外拉的磷酸盐矿,6位客人显然都提起了对澳大利亚人的恶感。

之前王刚已经给他们科普过瑙鲁人与澳大利亚人关于这座磷酸盐矿的所有权的争夺问题,在已经知道澳大利亚人即将失去这座矿的最后时间里,这些澳大利亚人仍然在疯狂的盗取本应属于瑙鲁人的财富。

但那都是在闲谈当中,他们并没有看到真实的情况是如何发生的,而王刚带领他们来到矿区实地考察过后,很明显已经完胜了之前所有的语言描写。

在王刚已经能非常明显的体会到他们对澳大利亚人的负面看法之后,又带领6位客人去那些被开采完毕的矿区考察。

看着之前王刚给他们展示过的照片,真实的出现在他们眼前,那种场景依然非常震撼人心。

王刚还嫌不够,毕竟那开采完一地狼藉的矿区,仅仅是最终结果,他还带领6位客人去看了那些在迁徙途中落在瑙鲁岛上休息的海鸟,看到那些海鸟拥挤的挤在仅剩的一些森林,以及没有多少人烟的海岸边上。

王刚再次向他们科普,在没有采矿活动之前,这些海鸟是如何在这个海岛上休息的。

6位客人看着铺天盖地的海鸟,都受到了震撼,尤其是富利曼姐妹,卡逊女士。当初写的那本《寂静的春天》,就是在描写因为农药而无辜受害的鸟类。

而姐妹二人今天来到的瑙鲁岛,也是因为人类的工业活动而受到伤害的海鸟,冥冥之中居然有一些宿命。

在持续的几天调查瑙鲁岛的环境问题之后,王刚还带领他们去看了二战时期,因为RB人而受到轰炸的瑙鲁岛海岸线,以及原本存留的一些耕种区。

这些海岸线以及耕种区都被那些航空炸弹炸的面目全非,已经荒废快20年了。

王刚也希望借此机会宣扬一下瑙鲁人在二战时期所受到的压迫,有机会可以继续向RB人进行索赔。

4位记者对于这些就不是很感兴趣,草草的拍了几张照片就不再过多的研究,但是富利曼姐妹因为这些天持续的考察,对瑙路人的同情,已经越发的深厚了。

在看到瑙鲁人本来可能的自力更生的自然条件被航空炸弹给摧毁之后,富利曼姐妹明确的表示要把这些事儿也写进她们的报道里。

持续一周的新闻调查结束之后,6位客人就向王刚他们告别。

6位都获得了丰富的资料,也需要尽快赶回纽约,把报道写出来,送给上面进行审批。

王刚和哈莫先生他们没有跟随6位客人一起返回纽约,因为联合国的调查报告还没有完成,第四委员会没有喊他们开会,所以也没有理由再去纽约。

正好想趁此机会把独立建国之后的政府框架大概的划分出来。

因为之前在联合国进行问询时,王刚已经作出回答,瑙鲁要参考美国的政治制度进行自己的政府架构。

所以肯定是要照着美国的政府组织机构来进行学习。

在邀请了岛上12个部落的首领参会,加上之前的瑙鲁独立事务委员会的成员,一共40多快50人在哈莫家的院子里召开了第1次准备建国大会。

经过三天的讨论与争吵之后,终于达成了初步共识。

宪法是瑙鲁的根本大法,一切与宪法相违背的法律都是无效的,宪法规定瑙鲁是独立的共和国,宪法的权威神圣不可侵犯,根据宪法瑙鲁制定了选举制度,并且充分保障公民的权利。

当然在座的也没有几个研究法律的,而宪法初步就准备照抄美国的并适当改动来符合瑙鲁的情况。

瑙鲁的最高国家元首为总统,总统由议会选举产生,瑙鲁实行三权分立。

而瑙鲁也毕竟受了英国人以及澳大利亚人长时间的统治,政治制度不可避免的也杂糅了一些英联邦的政治制度。

所以总统有权组建内阁。

总统既是国家元首,也是内阁首脑。

行政权属于内阁,内阁由总统和总统任命的部长组成,部长必须是议员。

议会实行一院制,每三年选举一次,共有18名议员,国家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任何公民不分种族,原籍,政见,肤色,宗教,信仰,性别等,均享有生命权,自由权,选举权,被选举权,其人身安全财产受法律保护。

因为现在仅仅是初步的讨论,所以对于宪法的修正也有了一些规定。

宪法是可以通过法律来加以修改的,但是必须符合相关条件,才能被议会通过。

最重要的一条是法案必须被2/3以上的议员批准才可以。

在讨论完这些基础的之后,众人又讨论了行政区的划分。

在这个小小的海岛上,这些人讨论了半天,居然要划分12个行政区。

王刚听了就都觉得不可思议,这个海岛骑个自行车20分钟就能绕一圈的地方,居然要划分成12个行政区,不知道这些人是怎么想的,王刚极力反对,但反对无效。

后来他也搞懂这些人的想法,划分行政区才会有议员的职位,而有职位就可以有互相交换的利益。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