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绝不妥协24(1 / 2)

第2天,王刚去机场送了联合国调查小组以及瑙鲁众人去往堪培拉。

回到酒店,王刚又去旁边的报刊亭买了一本《纽约人》杂志。

这本杂志就是最先刊登卡逊女士的各种报道的。

而且根据王刚在澳大利亚时收集的消息,这本《纽约人》是相当强硬的左派杂志。

他相信如果需要联系卡逊女士,讲明瑙鲁面临的情况,《纽约人》杂志一定不会阻拦。

回到酒店,照着杂志上面的联系方式找到了《纽约人》杂志的外联部。

结果却被告知了一个震惊王刚的消息,雷切尔.卡逊女士在今年的4月14日就已经去世了。

王刚非常震惊,他甚至以为这是《纽约人》杂志在跟他开玩笑。

但是杂志的外联部工作人员告诉他,在卡逊女士去世之后,在全美各地都举行过纪念卡逊女士的活动,而且持续了不短的时间。

但是那个时间王刚还没有穿越过来,自然是没有收集到这方面的信息,所以他完全不知道卡逊女士已经去世,他的想法直接在第1步就失败了。

《纽约人》杂志的工作人员并没有过多询问王刚找卡逊女士要做些什么,卡逊女士作为最近两年美国国内的风云人物,随时随地都有很多人想采访她联系她,甚至有传记作者想要给她写传记。

甚至已经有两三个传记作者已经动笔了。

而王刚也没有办法,直接与杂志的工作人员阐明自己的想法,只能无奈的挂断了电话。

实行计划的第1步就被打断,王刚也一时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只能每天往返于书店,报刊亭与酒店,本来他还想去联合国蹭一些会议参加,增长一下见识。

结果因为瑙鲁还不是联合国的正式成员国,在没有受到邀请的情况下,他不能参加联合国的内部会议。

无奈只能每天循环往复在这三个地点。

他还在想是不是联系一下罗纳德,让他帮忙打听一下有没有什么正在组织环保运动的个人或者大学。

他依稀记得后世的环保运动是借着某个大学才逐步兴起的,但具体是哪个大学,他也没有印象了。

没有办法,只能试图瞎猫碰上死耗子,在报纸上收集到可能的信息。

只不过这频繁的翻阅各类报纸杂志,也不是没有其他收获。

他就在一期的华盛顿邮报,在报道当中看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仙童半导体。

这篇报道则是披露了仙童半导体内部的矛盾,第1次把其内部的种种冲突展露在广大读者面前。

而这个名字王刚依稀记得是很多硅谷知名企业的摇篮。

很显然在这个时期,仙童半导体内部的矛盾导致了后面的分裂,而分裂出来的很多公司,都是日后鼎鼎大名的半导体科技公司。

在瑙鲁独立之后,通过磷酸盐矿赚取的资金可以成立一个国家主权基金,而基金下面可以优先成立一个风险投资部,而这个风险投资部王刚就想好了,一定要设立在加州硅谷。

通过这个一系列的风险投资,甚至对于王刚来说,这都不能叫做风险投资,因为他只要挑选一些他在后市有印象的公司就可以躺赢了,完全没有风险。

而这些公司在后市市值都是几千亿美元的巨头。

搞不好,瑙鲁的国家主权基金有可能在后世成为最富有的国家主权基金。

当然,目前的问题仍然是尽可能的获得更多赔偿,来增加瑙鲁的启动资金,也是增加瑙鲁国家主权基金的启动资金。

这一天王刚在报刊亭翻看纽约时报的一篇报道时,终于发现了他期待已久的信息。

这篇报道提到了雷切尔卡逊女士的生前好友,准备要出一本书。

这本书是她的好友与卡逊女士长达10年的通信编辑成的书。

很显然,纽约时报把这作为一个很重大的消息在他的报纸上刊登出来,并且呼吁人们去关注一下这本书,来纪念卡逊女士。

王刚看到这条新闻,大喜国王马上就去联系了纽约时报,想要获得这位多萝希.富利曼的联络方式。

而这次比联系《纽约人》杂志更惨,《纽约时报》的外联部直截了当的,就拒绝了王刚的请求。

甚至在王刚表明了自己瑙鲁人的身份之后,那个纽约时报的工作人员非常惊讶,他甚至不知道地球上还有一个叫做瑙鲁的地方。

自然而然的,他就拒绝了王刚。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