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定期!!(二合一)46(1 / 2)

西昌。

火箭项目组,随着第三方人员的进入,自然而然的氛围有所变化。

何天择自然感受到了这些变化,在其位,谋其政。

随着中航集团的科研团队休整结束,第一时间与楚福宁、高木见面。

会议室里,何天择木制黑皮包裹的椅子上,打量着眼前的两人。

楚福宁,他前世虽然没有共事过,但有所印象,是中航集团航天领域的抗鼎学者,反而是高木,他后世倒是没有听闻。

有两个可能,一个是高木从事更隐秘的项目,一个就是中途发生了他不知道的事情。

相比而言,前者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两人也在审视着何天择,给他们的第一感觉,就是年轻。

一种错愕感在他们不自觉的在他们心中浮现,就像是天空之中翱翔的老鹰,突然混入了一只年轻的八哥。

错愕感很强。

不过,两人的表情管理还是很到位。

何天择打量完两人,沉吟了片刻:“两位,不管是对于我年纪有疑虑,还是对于我能力有怀疑,我都可以理解。”

“不过,我既然负责了曙光项目,只要我还在其位,我希望不管是哪一方的团队,都可以配合无间,这是前提,亦是底线。“

何天择面对着突如其来的团队,确实打乱不少的安排,可面对着科技部下达的指令,西昌不可能不听。

“当然,我们过来,根本目的是学习,不会影响你对于项目的把控,同时,若是有什么帮上忙的,告知我们就行。”楚福宁点了点头。

这话也是实话,毕竟,科技部收到申请,里面的内容让科技部为之侧目,而中航集团亦是航天领域的,在得知了一些情况之后,自然想从中吸取一些经验。

“那就感谢理解,接下来,你们就负责。”何天择有些意外,可面色如常,微笑的点了点头。

中航团队的加入,对于整体的氛围还是有所影响的。

不过,整体而言,影响并不算大,并没有出现邓天与高必进担心的事情,楚福宁在一些事情的处理上,还是本着学习的态度。

这也让两人心中松了一口气,进入了全力冲刺的阶段。

何天择更不用说,没有受到干扰,开始全力的冲锋起来。

火箭发动机的组装成型,以及火箭的结构设计,再加上卫星的布局安排等等,何天择近乎都是连轴转。

上午在发动机配合着各方的设计协调。

下午又在卫星处,调整着一些电喷装置的细节。

晚上,又与一众骨干开会,解决着一些难题。

.......

.....

...

忙碌而充实的生活,让秋叶铺满了整条廊道。

冬雪立于枝头,年关将近。

同时,曙光项目组全员,坐在一个大型的会议室里,何天择坐在最为中心的位置。

从七月到如今,已经过了半年的时光。

从重生到现在,同样是半年,而何天择原本稚嫩的脸庞,成熟不少。

黑了许多的皮肤,加剧了稳重的显现。

坐在中间的位置,所有人都没有意见。

会议室里,明显的坐着四方人员,西昌本身的科研人员,火箭发动机的研究人员,以及北斗、中航方面。

四方人员坐的位置井然有序,数西昌的人员最多,其次就是临时组建的火箭发动机研究中心,康老带过来的人员大概也就四十来个,再就是北斗与中航,旗鼓相当。

“天气部门已经汇总了窗口期的时间,各位在座的有什么想法??”何天择坐在大型的会议室里,抬头询问着各方。

邓天与赵长城为首的西昌团队。

高必进的火箭发动机团队。

以及权威与地位都很高的北斗两位院士。

还有就是中航的楚福宁与三十来岁的高木。

在闻言之后,均是低头看着一份文件。

文件里,写着很清晰的窗口日期,以及天气相关情况。

“邓天,你有什么想法?”程应昌转头看向邓天,询问道。

“我感觉都行,天气都不错。”邓天看了一眼窗口期的天气,抬头说了一句。

程应昌沉吟了一下,看向何天择:“天择,你怎么想?”

没有问楚福宁,因为楚福宁来之前项目已经上了正轨,再加上楚福宁的态度很明显,参与度确实不高。

“若是我的想法,我会选二月十八号。”何天择闻言,笑着开口。

此言一出,程应昌低头看了一眼日子。

二月十八号,年后初八。

算是窗口期较早的一个日子。

而且这个日子准备时间上来说,应该是够了,程应昌心中琢磨着,倒没有直接的反对。

高必进身子坐直,眼神炯炯有神,低头看着日期。

这么一个举动,倒是被程应昌注意到了。

“天择,这日子有什么说法?”程应昌有些好奇开口,就像是在唠家长里短一般。

一段时间的接触,对于何天择的欣赏,无论是他还是张景都控制不住。

程应昌的话,何天择并没有回应,而是邓天先开口。

“二月十八,远途一号失败的日子。”

邓天的话,让程应昌愣了一下。

远途?程应昌低头的思考片刻,突然想到了什么。

“既然有信心,那就二月十八。”程应昌点了点头。

随着程应昌的点头,一切就很好的进行下去。

火箭组装完成,基本上就是分一下发射时的职责。

有效的沟通,进展很快。

“远途一号的失败?”李湘坐在会议室里最角落,记住了一个词。

-----------

天府,医院。

已经无法行走的康为国,坐在轮椅上,看着窗外飘雪,枝头上挂着一道道冰椎,晶莹剔透。

看的是愣愣出神。

病房里,一道威严中年人,站在轮椅的背后,而在旁边还站着一道三十来岁的女子,目光均是落在老者的身上。

“爸,燕京的医疗条件又好,难不成,你过年都不回去?”威严的中年人,面容与康为国有几分相似。

“不回去。”康为国头都没有回,依然看着窗外,已经灯笼高挂,红意闪闪。

年关的氛围已经起来了,灯笼圆红。

团圆永远是一年到头绕不开的坎,康为国看着这些灯笼,目光愣愣出神。

威严的中年人转头看向三十岁的女子,眼神示意了一下。

“爸,你就听哥的,回燕京吧,我们都在燕京,总不可能过个年都要分开过吧?爸!!!”这时,三十来岁的女子开口了,说到最后,语气娇娇而滴。

坐在轮椅上的康为国听着这道声音,这才回头,看着自己女儿眼神中的殷切。

这让威严的中年人仿佛看到了一丝希望。

“爸,现在小孩都想着和你团聚,回燕京过年...”康万青急忙的开口劝说着。

康为国依然是坚定的摇摇头:“我就呆在天府,哪里也不去。”

威严中年,与三十岁的靓丽女子,突然间的面色一顿。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