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陷阱(1 / 2)

边城很大,布局也很特别。

早些时候,很少有到关外办事的人会跑到边城来,这里居住的多是土生土长的农民和牧民。

由于靠近着极为神秘野蛮的原野与沙漠,野兽危险狡诈,人活得更是艰难。那时边城几乎是边远和贫困的代名词,从朝廷被贬谪过来的官员很快就会郁郁而终。

俗话说祸不单行,这里的威胁并非只有险恶的生存条件,还有人祸。自境外蛮部局势变动之后,边域总有战火,民不聊生。

就在边城已将沦为人间地狱的时候,年轻气盛的司徒昀舍弃了他旧有的肥沃地盘,带着一众兄弟闯入这片荒芜之地。

他从两地间建立了严密的沟通渠道,维持后方的稳固,又在边城大举义旗招募勇士,鞍云帮应运而生。

他们在朝廷与外敌的对峙中一刀一枪地闯出名号,险恶的外界环境让已经形成的江湖组织自发地团结起来,义军规模迅速膨胀,也让更多想好好活着的平凡人加入进去。

随着各行各业的丰富,这个组织愈来愈成熟,愈来愈接近于一个容纳百川的自治力量。

在无数双手的努力之下,鞍云帮可以解决令官府力不从心的祸乱、麻烦,最终成了与边军、官府、民生互相沟通,也互相辖制的,极其特殊的帮派。

到此为止,鞍云帮的繁华声势并没有结束,将这种繁荣推至顶峰的是另外一些神奇的东西。

机缘巧合之下,边城内竟发掘出了好几处矿藏,包括煤炭、铜铁原料,和极有用处的特殊岩、土。

通商和人口吸引带来的改善使这个贫地被建成了今日的模样。

虽然它不能媲美关内的大省,但仍旧不失气派。这里不但拥有了祥和富足的大小村镇,还増建了六条长街,甚至还有赌马场、斗兽园。

即使是漠北独有的荒拙风物也不能掩盖它的魅力与兴盛。

鞍云帮当然也随之壮大得更加迅速,逐渐吞并四周的新兴势力,成为边境唯一不可撼动的权威。

司徒昀依靠他过人的才干执掌着庞大的鞍云帮,他在边地的势力与他在朝廷中的支持力量互为依傍,互相增强,使他的地位几乎坚如磐石。

鞍云帮的总部就坐落在整个边城的心脏,占地甚广,蔚为壮观,长久以中枢的风范傲然矗立着,几乎像是他们的王国。

在楚留香离开总部地界之后,杜青霄就漫步在他的王国之中,满意地例行视察。

今夜他唯一要过问的事务只剩下两宗兵器生意和一宗药材生意。

这两宗生意不同于平素产量极大、收入极广的常规生意,而是较为精细的生意。

北方的昆仑派和泰山剑派都需要购买只有鞍云帮能锻造出来的精兵利器。昆仑派预订了铜铁棍二百七十把、禅杖一百十四把、铜珠八千枚;泰山剑派则预订了四百把长剑、八十把重剑、二百把短剑。

数额已不算小,要求更不算低,至少每一把都要是十倍强于外省凡铁。

蜀中唐门也向帮内求购了一味沙漠人参,需求量很大,订金很丰厚。

承接下兵器订单的是那四位结义的寨主,承担下药材生意的则是副帮主本人,杜青霄非常满意他们的临危不乱。

他不仅对手下满意,对自己更满意。

权力总是使他的心情十分美妙。

他本就生来一副铁骨钢躯,相貌又英武,如今更是身为鞍云帮的主人,在边塞一呼百应。

所有人都尊敬他,甚至犹如尊敬君主。

有时他心情好,还会在处置完事务之后去原野上驰马,或是同寨众演练刀法。

他的刀法和马术总是能令少女倾心,令好汉折服。

这样的人生,实在快意得很。

当然,他能够得到这一切,全都要感谢司徒昀在几年前忽然染上了怪病,若非如此,他绝不可能在这样的年纪就接掌帮主之位。

长老对他可以说是深恩厚义,他当然要好好地回报长老。

这一次司徒昀遭遇刺客来犯,他便下令将总部防范得固若金汤,内外部署了大小十八道严密的防线,防范机制的严苛甚至胜于战时。

现在他唯一需要做的事就是等待楚留香的消息。

楚留香仍然倚在客栈的床畔,养精蓄锐。

他知道鞍云帮已经暗中部署了人在四周。

因为杜青霄害怕打草惊蛇,所以他们并没有布下天罗地网,今夜的战场仍然是他一个人的。

想要以明对暗,同时对付那四个狠辣的一流高手,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哪怕他是楚留香,也很难不失败。

这种时候,他不禁又想起了以前的事。那些令他感到汹涌刺激、热血沸腾的冒险。这些经历早已洗练他的筋骨,锻造他的精神。

自赴死境的事情,他实在已做得太多,但他绝没有怕,也绝没有腻。

他对冒险的胆量正如他对朋友的感情,是永远也不会熄灭的。

房门在此时忽然被敲响了两声。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