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生死急难(1 / 2)

夕阳已经到了最浓艳好看的时候。

蓝紫色的浓云与金橘色的晚霞互晕在一处,无边无际地悬在穹顶,大地上的山坡与枯枝因之焕发出一日内最温柔的色彩。

晚市就在这个时候陆续摆开,人们在街上活动,逐渐热闹起来。

越来越多的灯火光被亮起,有热气从小摊上冒起来。

茶楼酒肆里觥筹交错,卖唱的歌女三五成群,脂红粉白,钗珠叮当,一曲儿接一曲儿地唱着。

街上排着器具、野味、首饰。街心的吆喝杂耍中气十足,精彩有趣,破碗里的铜板愈来愈多,闲汉乞丐们不随人流离开,往往从头看到尾。

这一阵阵热闹,使边塞的北风不那么冷冽了。

这里是边陲重镇,也是朝廷疆域范围内的五个边城里最广阔雄奇的的一个,离沙漠和草原都不算远,城外远天垂地,苍凉而恢宏,几乎便是游子的天涯了。

楚留香已来到天涯。

为了火速赶来这里,他已不知道花了多少财力,累倒了多少匹马。

他解下马交给两个侍者,独自往街东头而去,走得很急。

他的穿着与当地人差别很大,更风雅,更考究,但那一袭裁自江南水乡的白衣此刻已被尘土染花,任何人一眼都能看穿他赶路的状态有多么急迫。

他两个多月前才在神水宫经历了生死一战,名震江湖,依江湖人的看法,他此时本该在那艘漂浮于海的大船上享受人生。

可他却万里奔赴,赶到了这个离海最远、与享受毫不搭边的地方。

因为他要来找一个朋友,一个身在难中的朋友。

曾有人说,楚香帅的情义是这世上最珍贵的东西,即使拿高官厚禄、金山银山、褒姒妲己来换,他也绝不会换。

江湖上,像他这样想的人,数都数不清楚。

楚留香止步在城东的一圈高墙外。

这墙既高且险,墙上的每一个暗口都配着一位精干的弓箭手,弓箭手身上不止有箭,还有暗器,每个弓箭手都像是一只守候猎物的鹰。

一个银甲铜盔的九尺大汉从大门里走出来,却把大门合上,向楚留香抱拳道:“香帅请。”

他让人家“请”,却把门关上,是何道理?

还好楚留香并不是一个喜欢挑理的人,他知道这个大汉的意思,今天有资格进去的客人只有一种,那就是不必走门的客人。

以他的轻功,像这样的高墙实在不值一提,这些精挑细选的边塞箭手的箭,并不比乡下顽童的石子更危险。

这道墙当然是最外层、最低级的防御圈。

他展动身法飞跃而上,箭手们的弓还没有动,楚留香已落在墙内的楼梯上。

没有人能看清他的身法,没有人听见他落地的声音。

这些箭手无不惊奇赞叹,但军纪严明,他们绝不敢回头看一看这个从江南来的英雄好汉。

大汉也在楼梯上,不知道何时上来的,他的轻功竟也很不错。

大汉笑道:“楚香帅好手段!在下薛勇,是司徒长老的近卫。”

司徒长老,就是司徒昀。

他是这边塞最有权势的鞍云帮的长老,也是楚留香今日赶来相见的朋友。

这城内十分广大,有楼宇房屋数十座,正是鞍云帮的中枢要寨。

大汉引着楚留香,走进这一层一层的防护圈里去。

天将入夜,十分静谧。

静中是杀机。

城墙内紧挨着是三十个高台岗哨,白天两班,值夜三班。每台三个人,正北正南八个高台上是弩箭钉匣,以迎正面之敌,正西正东八个高台是火石飞刀,以攻击敌人侧翼。余下十四座高台上有钩索和陷阱枢纽,以擒拿潜入之敌。

再向里走是迷宫般的道路布局,每一条路上都有大刀长枪的寨军巡逻,楚留香看得出,这些人个个都是功夫老辣的高手。

而比这些高手更危险的,是乔装潜伏在四下最不起眼的景观之内的人。

一路走来,楚留香便发现了十一个这样的人。

这些人里,有来自各行各派的能人,甚至有世家子弟。

他们的布置也很有趣。

江湖上行走的各派能人更为机警和团结,因此按各自的本领藏身在最合适施展身手和互相协助的位置。

比如有一身拿手的遁地功夫的“铁蚯蚓”于皋,他就藏身在一大片把陷阱通道掩饰得极好的泥土之中,这片看起来平平无奇的泥土,就像是蜘蛛结好的网。

而轻功了得的“长鞭”邓别,则藏身在他上方的一棵大树上。

而那些被找来的世家子弟,都非常高傲,娇生惯养,喜欢独来独往,因此被安排在一些雅座、客位,或者中门前后的小房附近,扮作寻常庄客、生意人,或者仆从。

其中最被楚留香惊叹的,是关东凌家“鸳鸯双剑”凌飞阁老前辈的千金凌玉瑃。

她竟扮做了侍弄花园的姑娘,推着一辆小巧的木车,上面堆满了割下来的杂草。

这层防守手笔不小,面子更不小,而且布置得极为巧妙,难以察觉。

楚留香之所以能轻易看出他们来,是因为其中一些人认出了楚留香,所以现身向他打招呼。

在这迷宫般的布局内,分设着鞍云帮部分寨主暂时休息的房屋,内设隐秘通道,彼此互通。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