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七十三章 高端的外交,往往采用最朴素的方式279(2 / 2)

……

辽国使节团入京了。

汴京的百姓见怪不怪,一年要来三次,自然不是什么稀奇事。

不少走街串巷的小贩,还熟练地朝着四方馆周围聚过来,显然想要趁着辽人来,多卖些吃食杂货,狠狠赚上一笔。

无论朝堂上怎么斗争,平民百姓都是这般实际的。

而使节团上下的神色也很正常,前方是开道的禁军,其后是使节团官员,最后是上百辽人护卫,押送着长长的礼车,带着的都是给太后祝贺的礼物。

每年使节来往,也是互赠礼物的过程,宋这边送的自不必说,都是好物件,辽国也是自称中国的国家,又有燕云之地,汉民工匠,在贺礼方面还真的不含糊,哪怕做不到价值完全对等,也不像某些边陲小国,入京朝贡就是用不值钱的便宜货换取中原王朝的珍贵回礼,狠狠赚一笔差价回去。

既然贺礼匹配大国的身份,辽国的姿态当然也是高高在上,所谓兄弟之国,那是辽帝和真宗,如今是真宗之子,还未成年及冠的小皇帝,俨然是叔叔看侄子的态度,尤其是这侄子还很富裕,叔叔我啊,可有些蠢蠢欲动了。

相比起来,为首骑在高头大马上的老者,倒是面容平静,一丝不苟。

此人至少年过五旬,但须发黝黑,身高六尺,形貌依旧威武,端的是一条昂藏大汉,这也是契丹高层的风格,正如国朝官员需要相貌端正,在辽国也得孔武有力,才能当得了***,压得住手下。

身为辽国正使的萧远博,显然就很有威势,他目光沉静地欣赏着汴京繁华的街头,脑袋左右微微转动着,每每望向一侧,那一侧后面的亲随赶忙垂下头,不敢与这位的视线有丝毫接触。

这般威风凛凛的势头,直到四方馆前才稍稍消退。

因为一位更引人瞩目的年轻男子,立于馆前,吸引了大家的目光。

远远见到使节团,那人背脊挺立,依旧立于原地不动,直到使节团到了该见礼的位置,才迈着方规矩步,走了过来,声音宏亮地道:“馆伴使狄进,表字仕林,见过辽使!”

萧远博愣了一愣,单看外貌,觉得来者只有二十多岁,脸嫩得很,但看气度又颇为沉稳,还服五品绯袍,一时间倒也有些摸不准对方的年龄,毕竟宋人文官有些很显年轻,比如那位枢密副使晏殊,一身富贵气,单看容貌也只是刚过三十的模样。

将年龄的疑惑暂时压下,萧远博抱了抱拳,用汉话道:“大辽正使萧远博,字延元,小字合住,见过南朝官人。”

辽国时期,契丹贵族的名字挺复杂的,可能同时兼有契丹名、契丹字、契丹小字、汉语名、汉语表字、汉语小字。

按理来说,能告知别人小字,就是一种礼貌,可问题是,萧远博是骑在马上说话的,并没有按照礼数下马。

“辽狗还是这般可恨!”

跟着狄进一同迎接外宾的,是站着靠后侧的曹牷,见了目光一沉,心头生怒,但也并不算多么意外。

外交有时候很高级,言语交锋,引据论点,唇枪舌剑,惊心动魄,有时候又跟小孩子过家家一样,在某些小地方,我压你一头,你压我一头,互不相让。

而辽人在初次见面时故意失礼,也不是头一回了,以前的馆伴使真就遇到过类似的情况,大多数情况都是皱眉忍耐,有的也会直接出言训斥,好好与对方辩论一番,不过到那个时候,辽人又自顾自地往四方馆里面走,最后还是不了了之。

在曹牷眼中,有鉴于此次的风波,狄进怎么选都不太好,但他万万没想到,四方馆外围观的人群里,突然爆发出一声呼喊:“我朝文曲星在此,你怎敢拒马回话!”“下来!下来!”

萧远博本来在观察狄进的反应,他不是简单的失礼,是想要通过这个细节,来确定对方的性格,而在他的判断中,这个年轻的汉人官员,应该是性情沉稳之辈,毕竟要是年轻气盛的,南朝的太后也不会派对方出面。

然而狄进还没反应,围观人群却喧闹起来,实在让他有些意外,视线刚刚转向那边,就听似乎有孩子叫囔,然后几根细长之物被抛了出来。

“噼里啪啦——”

那是过年玩耍的爆竹,这个年代还没有烟花,但炮仗早就有了,几声炸响,萧远博胯下的马儿再是久经训练,终究是畜生,受了惊顿时尖嘶一声,要朝前冲去。

“使者小心!”

狄进手疾眼快,探手一拿,将缰绳硬生生扯住,那马儿前蹄刚刚抬起,就被往后一拖,马背上的萧远博顿时失了平衡,不得不跃身而下,由于事发突然,终究趔趄了一下,失了仪态。

一切来得太过突然,后方的护卫还未反应过来,事情就结束了,不过几乎电光石火之间,一个马脸大汉神出鬼没地闪出,护在萧远博身前,目光凶狠地瞪了过来,曹牷被他一看,竟觉得身体发寒。

狄进对于那眼神一无所觉,继续伸手虚扶了一下,然后朝着围观人群喊道:“各位不要喧闹,这位辽国使臣,方才只是下马慢了,绝非不知礼教,有意如此,我中国乃礼仪之邦,不可对盟国失礼!”

“噢!!”

人群里传来喧闹声,曹牷定了定神,上前配合道:“狄伴使不仅是三元魁首,更在京师连破奇案,于百姓中极有威望,刚才周围人也是实在看不过去了,惊扰使者之处,还望见谅!”

萧远博冷冷地道:“阁下年纪轻轻,威望好生了得,竟是大到街上的百姓个个都认得?还是一些别有用心之辈混在人群里,有意与我大辽为难?”

曹牷笑着道:“使者恐怕忘了,我朝进士游街时,全城的百姓都来观看,大家可不都认得狄伴使么?绝无他意!绝无他意啊!哈哈!”

说话的过程中,刚刚那个丢爆竹的孩童早已钻入人群消失不见,其他的小贩眼见这一幕冲突,似乎也意识到了此番使节团与以往不同,不少机灵的挑着担子,纷纷离开。

眼见四方馆外逐渐空下,萧远博也知道不可能将宋人围观的百姓全都抓起来,面无表情地拂了拂袖:“南朝的待客之道,老夫今日算是见识到了,入馆!”

作为正使,必然是有城府的,但其他辽国官员和护卫的表情就比较难看了,曹牷看着辽人一众的臭脸,笼在袖子里的手,反倒兴奋地握了握。

这才是高端的外交之争!

跟这群蛮夷讲什么道理,就该丢爆竹!炸他丫的!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