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收入35(1 / 2)

如今房子的墙体已经起来了,新的砖墙将茅草屋隔在了后面,这里依然成了后院。

后院金巧巧留了三分地,以后要盖猪圈,羊圈,鸡舍,厕所,柴棚等等。

院子前后加起来一共是九分地,之前金巧巧买了一亩四分地,有九分地种了果树,留下五分地盖房子。

后来沈青峰又买了四分地,现在后院占了三分,那么前院就有个六分地,虽说不大,却也够用了。

当然这个不算大,只是相对于古代来说的。

古代一家几代人住一起,父母不去世就不分家,人口众多。

自然院子就很大,大部分人家一座院子都在一亩半左右,甚至更多。

晚上,沈青峰没有把沈春草带回沈家,而是留下来和金巧巧一起。

沈春草和林玉芙三姐妹玩了整天,小孩子之间更容易沟通,也更容易相处。

这不,到晚上的时候沈春草就和她们熟悉了起来,问话的时候,也会答上两句。

主要是昨天晚上金巧巧特意叮嘱过林玉兰仨姐妹,让她们照顾一下将要新来的妹妹,妹妹是新爹的女儿,不能欺负她,要好好相处。

几个孩子都是听话懂事的,连连点头答应了。

金巧巧本来是想让沈青草和林玉兰一起睡的,因为怕沈青草和自己还不太熟悉,会过于拘谨。

可林玉芙这小家伙不乐意了,非要让沈青草和她一个被窝睡,怎么说都不听。

没办法,金巧巧只能让沈青草睡在了林玉兰和林玉芙之间,让林玉莲睡在了最边上。

房子已经盖了一个月了,此时,果树林的杏子熟了,腌制的干鱼也积攒了不少。

这天,金巧巧带着孩子们拿着筐子,提着篮子在果林里摘杏子,而沈青峰则带着干鱼去了县里。

刚结果的杏树还不太高,金巧巧站在树底下就能够的着,就算够不着的用木棍也能打下来。

林玉兰和林玉莲爬上了树,林玉芙和沈春草两个小的就在树底下一边吃一边把摘好杏子倒进了筐子里。

杏子也不是全部都黄了,金巧巧把熟透了的摘掉,还带着点绿色的可以过几天再摘。

摘了这棵摘那棵,虽然每棵树上结的都不多,但整整七棵树摘下来也有不少的。

看着满满一筐子的杏子,金巧巧想了想,吃肯定是吃不完的。

再说自杏子逐渐开始成熟起来,金巧巧便每天都在吃杏子,吃了这么多天了,胃里都开始泛酸水了。

杏子吃多了伤胃,她也叮嘱几个小的少吃些,免得胃不舒服。

这点杏子金巧巧并不打算卖,又觉着放坏了可惜,索性将杏子都晒成了果干,这样可以存放起来慢慢吃。

后面的桃子,李子,山楂,到时候她也如法炮制。

等过两年果树大量结果的时候,新鲜的果子就不用买了,全制成果干,留点自家吃的,剩下的全卖给杂货铺。

每年过年的时候果干是很好卖的,很多人家都会买一点添点零嘴吃吃。

金巧巧拎着筐子从果园出来,然后拿出簸箕,找了个小凳子坐在茅屋前,一边看着泥瓦匠盖房子,一边把杏子里的果核给取出来。

杏子被一分两半,果肉放进簸箕里,果核则放进篮子里。

金巧巧周围围着几个小的一起动手,很快一筐子杏子就被弄完了。

她把簸箕放在茅屋旁边的柴堆上晾晒,果核用石头砸开,取出里面的杏仁。

她尝过这个杏仁是甜的,没有苦味,带苦味的杏仁是不可以吃的,因为有微毒,但甜杏仁却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可以食用。

金巧巧边吃边砸,等砸完了,她让林玉兰拿出了石臼,将剥好的杏仁放里面打成碎末。

她要用杏仁碎做油茶,古人叫炒面,就是炒干面粉。

林玉兰在打杏仁碎,金巧巧便起身回了茅草屋,生火蒸面粉。

等面粉蒸好后,把锅里的水舀出来,擦干倒油。

油热后把芝麻和砸好的杏仁碎放进去翻炒出香味,然后把蒸过的干面粉也倒进去,加入盐一起再次翻炒,直到面粉微微发黄,这样就炒好了。

这个过程很简单,并不难操作,也不是很费时间,中午饭之前金巧巧就把油茶做好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