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过节(1 / 2)

等大件都搬进去,其它东西就比较好归置了,像橱柜就可以把油盐酱醋,碗筷,碟子等也放进去。

金巧巧买了两个大缸,一个装水,一个装粮食。

炕柜放棉花布料和衣物,方桌上暂时摆放东西,木箱用两条长凳垫起来,里面是空着的,可以放杂物。

至于案板,金巧巧从外面捡了不少石块用泥巴垒了两个高度适中的长行支撑台,然后把案板放上去。

案板很大,宽三尺,长四尺多,主要是北方人吃面食的多,而做面食比较费地方,再加上古代都是一大家子,一次性多做的就更多了,那就需要像这样的大案板,操作起来才方便好用。

农具,竹筐,簸箕,篮子等放在了较小的那间茅草屋,这间茅草屋面积很小,大概只有五六个平方,平时就放一些杂物。

忙忙碌碌中,东西终于归置好了,几个车夫也回去了。

金巧巧让林玉兰用石碾子碾一些芝麻,等下做汤圆。

有了扁担挑水方便多了,连续几趟缸里的就挑满了,看着添满的水缸,金巧巧还挺有成就感的。

从一开始担着两桶水晃晃悠悠能撒一大半,到逐渐平稳,整个过程,金巧巧可是咬着牙坚持下来的,不管是她还是原主都很少有挑水的经历,在现代有自来水,林家有男人也用不上她,原主的主要任务就是做绣活。

金巧巧挑完水,了开始做汤圆,她拿出新买的木盆,先清洗一下,然后舀些江米粉,倒入适量的清水搅拌,再用手揉成团,等揉均匀了,最后搓成条状,用刀切成一小块一小块的。

林玉兰已经将馅拌好了,汤圆的馅做起来很简单,芝麻碎里加上蜂蜜搅拌均匀就可以了。

包汤圆的时候大家齐动手,一个个白乎乎,圆滚滚的汤圆被放进盆子里,几个丫头玩的不亦乐乎,小脸儿上洋溢着幸福的光泽。

孩子们脱离了林家那压抑的环境,像是被释放了天性,没有以前那么沉闷了,性子一下子活波了很多,金巧巧看着也喜庆。

想想也是,天天被骂赔钱货,是谁都不会有个好心情。

金巧巧让林玉兰看着煮汤圆,天快黑了,她得把灯笼挂起来。

给灯笼点好蜡烛,金巧巧搬了个凳子放在门口,然后站上去,林玉芙拍着小手高兴地道:“哇!好亮啊!”

金巧巧笑了笑跳下凳子,站在茅草屋前看了看,然后一脸黑线,是挺亮的,红彤彤的亮,如果忽略周围的环境看着还行,但要是稍远一点看,绝对会心里发毛。

那荒凉的草地上,孤零零地矗立着一座茅草屋,周围黑漆漆的,一盏红红的灯笼在寒风中轻轻摇摆,犹如幽灵向人类招手,阴气森森。

金巧巧抽了抽嘴角,一副就这样吧!的心情,为了应应景,她还恶趣味地在正对的方桌上摆了几个汤圆,给原主的爹娘尽尽孝心,没有牌位,也忘了买香烛,金巧巧象征性地拉着几个孩子给她们外公外婆拜了拜。

虽然有的东西不到位,仪式感没有那么强,但她心诚啊!知道自己怎么来的,金巧巧对一些事还是抱着敬畏之心的。

‘噼里啪啦’!村里有人放起了鞭炮,金巧巧转过身把自己买的鞭炮和烟花棒也拿了出来。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