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做饭(1 / 2)

包袱里面大部分是衣服,没地方放只能放在炕上,至于碗筷,粮食,干菜和咸菜坛子就暂时放在地上吧!

空荡荡的茅草屋因为添置了不少东西一下子变得有了些许的人气,屋子也因为生了火而变的温暖起来。

没有案板,切菜,擀面,蒸馒头都不行,思来想去,要么是熬小米稀饭,要么摊白面饼子或豆面饼子,最后金巧巧想了一下还是做个疙瘩汤吧!简单还热乎,正好锅里有水,把多余的水盛进盆里留着洗漱用,剩下的做疙瘩汤。

做疙瘩汤需要和面糊,而面糊需要凉水,她没有打水的工具,从林家带出来的两个木盆一个是洗脸用的,一个是洗脚用的,总不能用它们打水和面糊吧!

没办法,金巧巧只能带着两只碗去了刚才打水的河边重新打水,这一来一回的可是浪费了不少时间,实在是麻烦的很。

为了烤火,三个小姑娘一直守在灶口,不停地往里面添柴火,火烧的很旺,金巧巧回来的时候水已经开了。

她把碗放在灶台上,然后抓了一把野菜干放进另外一只空碗里,然后再舀了些开水倒进去,野菜干被开水一汤立马散开了,绿油油的,在这个到处一片枯黄的季节里看着十分喜人。

金巧巧想着等到了夏季她也晒些野菜干,最起码在冬天还能吃上绿色的食物,要不然长长的一个冬季,在没有新鲜蔬菜的情况下,对于一个现代人来说真的很不友好。

野菜干虽然是晒干的干菜,但最起码是绿色的,有总比没有强。

金巧巧一边想一边和粘糊,她拿着筷子不停地搅动着,一直到里面没有了干面疙瘩才停止。

野菜干泡好了,面糊也搅拌均匀了,金巧巧把多余的水舀进木盆里,然后开始用筷子夹面疙瘩,她夹一个放进水里,接着又夹一个放进水里,就这样不停的夹,一直到把碗里的粘糊夹完为止。

面疙瘩夹起来比较慢,金巧巧站在灶台前耐心地夹着,面疙瘩在沸水中来回翻滚,白白胖胖的看的金巧巧口齿生津。

等面疙瘩夹好,她把泡好的野菜干用带回来的清水洗一下,然后扔进锅里,再加上些许盐,这样疙瘩汤就做好了。

白白的面疙瘩汤里配着绿色的野菜,光看卖相还是不错的。

金巧巧给一人盛了一碗,没有勺,只能用碗舀,手离锅太近,差点没烫死她。

没办法,她只能一边吹着手指,一边接着舀,直到把四碗饭都盛好为止。

灶火边,娘儿四个一人端着一只碗,各个吃的喷香。

麦香混着野菜特有的清香,没有多余的调料味,原滋原味,吃一口热乎乎的,浑身顿时暖意洋洋。

金巧巧不知道这是因为自己饿了,还是因为古代的粮食没有经过各种改良,所以拥有最原始的味道,才会让人感觉格外的香,她想估计也和原主不经常吃白面有关。

面粉对乡下人来说,可是奢侈品,只有过年过节的时候吃上一回,平时蒸馒头里面都是要添不少的豆面,即使家境好点的,如村长家也不常吃纯白面。

这不是过年了吗?各家里才磨了些白面粉,都不舍得吃,金巧巧买的时候村长娘子二话不说就给她称了一斤,还说等她吃完了,还可以再来买,她似乎觉得这东西还是换成银钱的实在。

‘呼啦呼啦’,金巧巧做的份量很足,一顿饭把一斤白面给用完了,她和林玉兰,林玉莲三人一人吃了两碗,各个吃的肚子圆鼓鼓的,还不停地打饱嗝。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