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五章 地球人高层的决意(1 / 2)

一个多月后,王雪倪带着四位保镖来到一颗黄绿色的行星。

行星的体积大概是地球的数倍,被命名为黄道星,太空中看去呈黄绿色,没什么特别,在宇宙中这种行星数不胜数。

这颗不起眼的行星却是地球人高层的居住地,整个行星表面并不适合人居住,像地球那样的宜居行星在宇宙中太少见,很难找到。

行星上只有一座人工城市,占地面积不小,约数千平方公里,居住着数千万人口,人口的组成非常单一,只有地球人,没有任何一个自由意志联盟的其他种族。

在行星外的太空中,设置有光学干扰装置,从太空中无法看到行星表面的真实情景,只有进入行星一万公里的范围内,才能看到,身为核心区域,当然要做好隐藏手段。

要想来到此处,也需要层层上报批示,否则是没有资格的,王雪倪因为是灵魂科技方面的顶级专家之一,虽身在科学界,但是其身份地位极高,才能获准进入这里。

王雪倪一行五人走出行星空港,早有专用交通工具车队等候在此迎接他们,空港中的其他人对此见怪不怪,此处是地球人高层居住地,经常会有这种情形发生。

古琦则施展空隐手段躲在附近,没有一个人能够发现他,就算是最先进的探测设备也不行,因为相当于躲在亚空间之中。

王雪倪一行人被安置在一座豪华酒店中,简明扼要的报告已经向高层递交,只需要等待高层的召见。

四位保镖并没有被更换,三名男保镖住在隔壁房间,女保镖和王雪倪一间套房,贴身保护她的安全,只不过她不知道,如今的王雪倪早就不是普通人,根本无需她的保护。

古琦则在酒店楼顶找一个僻静位置盘坐,一边修炼,一边暗中关注王雪倪,所在的区域自然布置了屏蔽手段。

……

在城市的一处建筑物中,一位面容中年的男子坐在那里,旁边有三十几个全息影像,看上去有青年人,有中年人,也有老年人,女人只有两位。

这种年龄看起来分化较大的情况非常普遍,因为自由意志联盟普遍使用的长生科技也是细胞重生技术,重生后的身体细胞恢复年轻状态,并不代表不会衰老,当衰老到一定程度后,会再一次接受细胞重生恢复年轻,如此反复,来获得永生。

因此现在的地球人也会出现父母和子女看上去年龄差不多,甚至看上去更年轻的状况。

中年男子是一副东方人的面孔,有种久居高位的领袖气质,给人沉稳、干练的感觉。

“诸位,现在的局势相信大家都很清楚,王雪倪博士递交一份报告,提出了一种应对当前危机的方案,请诸位也看看,看完之后我们再做讨论。”

说完,中年男子点击身前的全息屏幕,把报告发送给其他人。

王雪倪的这份报告非常简明扼要,只有一万字左右,不过区区数页而已,简述了当前危机的严重性,留下来的后果,迁移到仙女座的可行性,卡尔塔帕人和平使者的接触,对地球人的好处等等。

数分钟之后,在场的所有人都看完报告。

中年男子再一次率先说道:“我认为王雪倪博士的方案有很大的可行性,依照现在我们了解的情况保守估计,神之手加上那些怪物们最多二十年时间就要彻底占领整个银河系,留下来的只有两种结果,要么被当做食物直接吞噬灵魂,要么成为神的终生奴隶,被圈养起来,当作储备食物苟延残喘,而且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了,必须尽快确定应对策略。”

在场的都是高层,自然知道许多普通人不知道的信息,清楚中年男子说的是事实,大部分人没有说话,静静的在脑中思考。

片刻沉默之后,一位女子看向中年男子说道:“李副秘书长,王博士的提案有它的可行性,但是我们也要考虑到其风险,如此庞大的移民计划,要跨越两百多万光年的距离,数千年的时长,这是从未有过的,其中的风险想必大家也清楚,必须要慎重。”

一位身着元帅军服的男子也说道:“李副秘书长,你们是否太悲观了,那些怪物也并非不可战胜的,要塞的主炮就曾经消灭过一只,只要集整个联盟的力量于一体,在战争的压力下,很快就能开发出更为强力的武器,到时候消灭那些怪物,指日可待。”

军人总有不屈不挠的精神,不战上一场岂会轻言认输。

这时另一位老人对元帅军服男子说道:“麦德逊元帅,我们不能拿整个地球人类冒险,一旦失败,就是亡族灭种之祸啊。”

麦德逊元帅立即陷入沉默,现在战场的情况是一边倒,联盟完全无力抵抗,哪怕未来真有可能研发出新武器,可那也只是一种可能而已,把整个地球人类的命运压在未知的希望上,确实不妥。

另一个声音又提议道:“敌人不可力敌的情况下,唯有躲避才是上策,之前就有人提出在银河系的偏僻星域中躲避的方案,现在加上王博士的移民方案,要不我们两种方案同时实施,不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才是正确的选择,只要有一种方案成功,地球人类的文明就会得到延续。”

李副秘书长全名叫李云成,他再一次说道:“时不我待,王博士的方案不但可行,而且对我们地球人类有极大好处,不能错失这个机会,要不我们投票表决,确认结果后,再由赵秘书长统一协调安排。”

“同意。”

“同意。”

……

在场所有人都赞同投票表决,任何事情都不可能让所有人一致同意,投票表决自然是最好的选择。

“同意王博士方案的请举手。”

很快,在场三十多位高层有百分之九十的人举手同意。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