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何时归故乡39(1 / 2)

钱乐的神情充满哀伤,但他并没有否认郑宇的猜测。

“是啊,远征军。”钱乐点点头,又跟着摇摇头:“可是对他们来说,他们只是一群被遗忘的人,一群没有国籍,没有身份,早就被历史遗忘的人!”

郑宇坐直了身子:“能告诉我他们是怎么回事吗?”

钱乐想了想,“故事很长……”

事情要从钱乐大四那年说起。

那年,每一个同学都忙着落实实习单位,钱乐当然也在其中。

只是钱乐的实习单位和别人都不同。

别人都往企业跑,最好是国企,要么去外企,没办法私企也行。

钱乐倒好,他跑去了古玩街,在一家玉石店跟着倒腾起了翡翠玉石。

不过这不是钱乐第一次这么做了,古玩街的大多数店铺,对这个看起来不帅,身材也不好的小胖子都已经熟悉的很了。

从进大学开始,钱乐就一直在这条街上混着,开始就是一个人人嘲笑的菜鸟,可没多久,这小胖子就让人刮目相看了。

小胖子的学习能力让这条街上的商贩佩服不已。

基本上只要有人教,小胖子就能过目不忘,到最后,古玩街上的几个老法师对小胖子宝贝的不得了。

一个聪明好学乖巧孝顺又会来事的孩子,哪个老人不喜欢。街上的老人不但教小胖子看物件的本事,甚至还带着他去了几次赌石大会!

可就在古玩街上的几个老人争吵着要收钱乐为关门弟子的时候,钱乐却不知道脑子抽了什么疯,背着一个大大的登山包,一个人跑到了云南腾冲。

在腾冲短暂停留后又从猴桥口岸进入了缅甸。

一个月后,他跟随当地向导到达了帕敢,接着又辗转来到了霍马林,准备从这里穿越十万大山。

可能是无知者无畏,在准备不足的情况下,他一头扎进山区。

就在他即将迷失在高山丛林中的时候,意外的发现了一片山民聚居区。

这个聚居区生活的人和汉族长得极其相似,更奇怪的是这里的人都说着带着云贵口音的华语,而且当地人管这个地方叫“金陵”。

当山民们发现钱乐听得懂他们的语言时,激动的心情无以言表,他们簇拥着钱乐找到了族中最年长的老人。

钱乐在老人的面前拱手鞠躬,用普通话说了一句:“您老好。”

看着钱乐行汉礼,说普通话,老人泪眼纵横,用带着浓烈川音的华语说了一句让钱乐暂时无法理解的话:“整整74年啦,我终于活着见到一个汉家娃子啦。”

老人的嚎啕大哭,周围的人默默抽泣,这让钱乐知道,这不是一群普通的山民,他们有着悲伤的故事。

老人叫了声:“娃子,跟我来。”带着钱乐往后山走去,一大群人在后面静静的跟随。

穿过一片山林,前方的坡地上矗立着上千块的墓碑。老人流着泪走在前方,钱乐惶恐的跟随,最终停留在一个祭台之前。

花岗岩的祭台庄重肃穆,祭台上一个大大的石头供桌,上面放着一些水果,供桌后立着一块大大的石碑。

钱乐还来不及细看,老人已经点起三炷香,转身对着钱乐用几乎哀求的声音说道:“娃子,有个不情之请,我老了,你代我上个香,磕个头吧。”

老人的请求让钱乐不自觉的接过香,在供桌之前恭敬的磕了三个头。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