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偶遇(1 / 2)

过了几日,刘成就查到了消息。

徐风眠看着寺庙的名单有些犯难。

六个寺庙,该去哪一个呢?

伤已经好了大半的周俭凑了过来提议:“去崇安寺吧。”

“嗯?”

周俭解释道:“某记得原来刘大郎就很喜欢去崇安寺。”

那个人本就和刘大郎有联系。

“好。”

二人立刻动身去了崇安寺。

崇安寺与清禅寺不同,雄伟壮观,猛的一看不像寺庙,倒像是宫殿一般。只是周边还是保留了不少绿林,环境还算清幽。

因为崇安寺的香客在贵而不在于数量,来上香的人并不多,但是来的都是些世家子弟。二人未免被认出,来往麻烦,从小门悄悄进去了。

崇安寺的小沙弥倒是认得周俭。

周俭的大兄是崇安寺的常客。

小僧人年纪不大,开口却很老练:“阿弥陀佛,见过周施主。您今日和这位女施主是来求姻缘的么?”

徐风眠脸色爆红。

这什么跟什么呀!

周俭心里有些小小的开心,可还是连忙解释:“小师傅误会了!这是某的上司,内卫司的徐少司。”

闹了笑话,让小沙弥很是不好意思。

他摸了摸自己圆溜溜的光头,郑重道:“抱歉,是小僧妄言了。”

周俭主动提起来意也顺便岔开话题,免得二人尴尬。

“我们来寻贵寺主持,有要事相询。”

小沙弥连忙带着二人过去。

主持正在禅房内,倒是没有客人。小沙弥对主持耳语了几句就离开了。

崇安寺的主持了明大师也是认得二人的,料想二人应该是为公事而来。

“二位施主前来,有何要事?”

已经恢复平常样子的徐风眠问道:“主持可认得英国公府的世子刘彦茂?”

了明的长眉动了动:“刘施主是小寺的贵客。自然是认得的。只是老衲听闻……阿弥陀佛!刘施主那样年轻……说来老衲还是看着刘施主长大的,实在是可惜得很啊。”

徐风眠眉毛一挑:“主持是看着刘大郎长大的?刘大郎自小就信佛吗?”

了明的声音苍老沉稳:“是啊。”

他那双因为年老而浑浊的眼睛望向院中,眼神中带着慈悲与哀伤:“当年,刘施主生了病,在小寺静养了一年。”

“生病?”徐风眠十岁才进长安,并不知道这些事情。

了明双手合十:“是啊,听说是受了惊吓,具体的老衲也不清楚。只是之后,刘施主有空就会来小寺小住几日。他说寺庙里清净。”

徐风眠只觉得奇怪,刘彦茂是个爱好玩乐的性子,信佛倒是不奇怪,只是他竟然会喜欢寺庙里的清净。

她追问了一句:“不知刘郎君生病是哪一年?”

了明毕竟年纪大了,回忆了一会儿才说道:“仿佛是十三年前。”

坐在一旁的周俭浑身一震,不自觉捏住了衣裳,额头上冒了汗。

徐风眠也察觉到他的异常,但是了明还在,不便多问。

她只继续问道:“刘郎君每次来贵寺,是一个人来还是和友人同来。”

了明:“大部分时候都是一个人来,也会带友人同来,只是每次都不一样,老衲实在是不记得。”

见二人一脸凝重,了明主动问起:“可是谋害刘施主的人是小寺的香客?”

徐风眠老实答道:“有些猜想罢了。”

了明坦然一笑,起身在柜子里拿起一本账册:“这是小寺常来的香客名单,不知可有用?”

徐风眠立即谢过:“多谢主持!儿猜测,应该是有用的!不知可否借与儿誊抄一份?”

了明很是大方:“自然可以,若二位施主愿意,就去老衲的书房中誊抄吧!”

二人郑重谢过,就拿着书一起誊抄。

名单上的名字不少,周俭有些疑问:“全抄下来?“

徐风眠摇头:“当然不是,只写上面年纪与刘郎君相仿的世家子。”

崇安寺的香客果然非富即贵,名单大多还是熟悉的人名,竟有一半都是长安城里高门子弟。

抄了好一会儿,周俭抄到最后几个名字,语气不明地说道:“呵,赵王爷也来佛寺呢~”

“原来听说过他也信佛。”徐风眠对赵王爷其实还挺熟悉。

周俭觉得心里酸酸的:“哦~”

徐风眠想起刚刚他的异常,问道:“你之前是不舒服吗?”

周俭手上的笔一抖,在名单上划出一道长长的痕迹。

徐风眠立即说道:“若是不方便……”

周俭打断了她的话:“不是!”

他深吸了一口气,脸上恢复了往日的笑容说道:“你还记得,某和你提到过,幼时被人贩抓了的事情?”

前几日的事怎会不记得。

徐风眠若有所悟:“你是想说那件事情就发生在十三年前?”

周俭点头,脸上的笑意带着几分勉强。

徐风眠有些心疼他,她拍了拍他的背,难得温声细语:“已经过去了……”

周俭也释然一笑:“其实某刚回家的时候也很难受,每天一闭眼就是噩梦,后来是家里的人天天陪着某,某自己就好了。只是落下个怕黑的毛病。”只是说到最后,他还是有些郁郁。

徐风眠很是坚持地说道:“怕黑不是毛病。有些人生来怕打雷呢。都很正常的。”

周俭却突然想起之前夏季遇见雷暴,徐风眠脸色不改的样子:“您好像不怕打雷什么的?”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