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新闻效果出来了(2 / 2)

“这样吧,你那儿现在有多少现货?”

冯涛远笑着说:“现货不多,大概只有两百多台。”

“老兄明天可以过来厂子里看看,咱们见面再好好聊一聊。”

郭再杰说:“好!我明天过去,如果感觉你的产品质量上乘,我会订货100台!”

冯涛远大喜过望,这可是绝对的大客户啊!

他强压住内心的兴奋,又想起另外一个问题:经销商压货款比较严重,而要债好像挺难的。

他就说:“老兄,咱们先小人后君子,我们红阳厂刚刚起步,非常艰难。所以,您过来拉货的时候,能不能给我们结现款?”

郭再杰也挺爽快:“我可以先给你结三分之二,等卖完了,再给你结算全部,行吧?”

冯涛远笑道:“好!跟您交流就是让我心情舒畅。哥哥明天几点过来?”

郭再杰说:“我明天八点半左右就能到,不过,我还有一个要求:县城地区给我总经销,你不能再批给其他人卖,行吗?”

冯涛远笑道:“没问题!”

“那我明天就恭候哥哥大驾光临了!”

放下话筒,冯涛远当即就宣布了这个消息。

车间里一片欢呼之声。

这厂子才刚刚开张,马上就能开始批量出货,这是个好现象啊!

于是,大家干劲儿更大了。

冯涛远作为老板,自然也不能亏待了这些员工。

他亲自下厨,做了肉丝面条来给大家当夜宵。

厂子一直加班到晚上12点,一共生产了近400台点播机。开始的时候生产效率比较低,等熟练度上来了,那就快了很多。

当然,在这个夜晚,不只是接到了郭再杰一个人的意向订购电话。

咨询电话一共接了大概二十多个。

打电话的都是做农机化肥生意的个人老板。除本县之外,还有附近县的。阳津台的信号其实也覆盖周边其他县部分区域。

原来的农机化肥是全部由國家来经营的,经营权在各地的供销社手里。

但改开之后特别到了九零年代初期,个人经营户就开始出现,而且个体店做得都挺好的,主要是个人老板经营更用心更灵活。

根据接到的有订货意向的电话,今天生产的400来台产品,还无法完全满足。

但明天究竟是个什么样子,冯涛远也不太清楚。

谁知道今晚打电话的那些人,是不是嘴炮呢?

12点多结束工作,冯涛远将所有工人集合起来讲了几句激励的话。

他说:“同志们,根据我接到的咨询电话,初步统计,有订货意向的客户就有十三四个,他们都是各乡镇做农机零售生意的老板,他们最多的意向订货100台!最少的也有10台。”

“订货意向加起来一共达到了将近600台!”

“这说明什么?说明我们的产品受到了极大的欢迎?”

“我们的厂子应该是迎来了一个开门红!”

工人们都很兴奋,大家都是热烈地鼓掌。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