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我要承包红阳厂!(1 / 2)

冯涛远说:“哪个专家我忘了,反正我认为他们分析得很对。我几天前去地里看,发现好多的棉铃虫蛾子在飞。”

“这可不是好兆头。”

他一边说着一边往路边看,就看见路边一棵槐树垂下来的枝丫上垂下来几个虫蛹,还有几只灰色的小飞蛾子在树叶间飞翔。

根据脑子里的资料,那些就是棉铃虫的虫蛹和飞蛾。

1992年的棉铃虫灾可怕到不仅仅棉花遭了殃,就连路边的树都被棉铃虫给吃得光秃秃。

母亲皱眉:“可是,如果不种棉花,那种什么呢?”

“那只能种玉米了,玉米好便宜啊,一斤只有两三毛钱。”

冯涛远指着旁边的树给父母看:“你们看啊,那是不是棉铃虫的蛾子和虫蛹?”

父亲看了一下,脸上的神情就有点儿凝重:“还真的是。”

已经骑车走到前头的冯玉敏见父母停下,她又骑着车子载着孟玉娇回来了。

“怎么了?”冯玉敏问。

父亲说:“小涛说,他看见一些资料,有专家说,今年不太适合种棉花,因为棉铃虫要大爆发。”

孟玉娇眨眨眼:“棉铃虫是什么?”

作为一名城里长大的姑娘,她不知道这个也很正常。

冯玉敏给她解释了一下。

孟玉娇听完很是吃惊:“呀!棉铃虫如果泛滥成灾,看来还真是个麻烦。”

冯云尚却有点儿不以为然:“以前的年景棉铃虫也不少,只要打两遍药,再捉几遍虫,基本上就治住了。”

“只要人勤劳,虫子就翻不起大浪。”

冯云尚还是想种棉花。主要是种棉花经济价值明显要高很多。现在的棉花价格籽棉1.3元每斤,皮棉可以达到3.5元左右。1斤籽棉可以出4两皮棉。而每亩棉花的产量籽棉在400斤左右,高的可以达到600斤。

这也就意味着种棉花的话每亩地毛收入可以达到五六百。而种玉米的话,就算是一亩地可以收1000斤,也不过才两三百。真的不划算。

当然还有一个选择,可以种花生。但花生的收成也不高,每亩只有最多五六百斤收,低的也就三四百斤。花生价格大概每斤八毛钱左右。

总之,农民心里也是有杆称的,算来算去的,还是种棉花合算许多。

冯云尚想的是,棉花那么多年种过来,也没发生因为棉铃虫而绝收的事情。为啥今年就一定会因为棉铃虫爆发而绝收?

专家的嘴,母猪的腿,专家闭嘴,经济腾飞,相信专家那张嘴,等于白天见了鬼。

总之,作为一个肚子里有点儿墨水的农民,冯云尚还是有那么一点反抗专家的精神的。

冯涛远见父亲固执,他就有点儿急:“爸爸,您这次就相信我吧!”

“您想想看,这棉铃虫一代代发展,一年年进化,它们早就进化出了抗药性了!您要不听我的话,今年到了秋天,您一定会后悔。”

冯云尚摆摆手说:“小涛,你7岁上学,在学校里待了一二十年,种地这一块,你没经验。”

“我还是相信我这几十年的阅历!咱们这儿种棉花已经种了四五十年了,都没出现过你说的那种情况!”

“今年的虫就算是厉害一点,也不会有问题!别瞎操心,好好想想怎么做好你自己的事,比什么都好!”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