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三个意思66(1 / 2)

张傻严肃地回答,“当然啦,除了吃,还有什么比吃更重要的事情呢?”

张傻的吃相太难看,就像八辈子没有吃过,不但往自己面前的碗里夹菜,还给林小玲添菜,“我感觉每样菜都好吃,我要是有两个胃就好了。我终于找到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人贪恋人生了,世上有这么多好吃的东西,谁愿意离开这人间呢?但我家那诊所就不一样,每个看病的人都苦着个脸,那脸上写着的字就是‘要是早知道人间有那么多的苦,来人间干嘛呢?’张本康不但不舍得吃,还有一个不舍得吃的理由,‘五谷杂粮,各有其性,胡乱吃之,病从口入’,看看,不舍得吃都有不舍得吃的理由。”

宋光伟总是不冷不热,“这么多菜也堵不住你的嘴。”

“我不是激动嘛。我从现在起,下决心,就是为了吃,我也要好好的活着。要不然,太对不起这些美味了。”

宋光伟打断了张傻的话,“这算什么呀,明天的长街宴从村头摆到村尾,几千道菜,单是蘸水的种类就有一百多种,仅仅只是洋芋的做法就有几十种。”

张傻睁大了眼睛,“是真的吗?你确定你没有骗我?”

“骗你做什么?有这个必要吗?我的兴趣没在这上面,再好的菜,不都是吃饱这个结果吗?我在意的是原子弹为什么有那么大的威力?航空母舰那么大,为什么不会沉到海底去?”

“那是你的理想,我没有这样的理想,我就喜欢吃。问一问你二姨父,我可不可以寄养在你家。”

“就为了吃?”

“不然呢?”

“那,你为什么不变成猪呢?”

张傻一脸认真的样子,“这不是由不得我吗?我爹怎么就是一个医生呢?我爹要是一个厨师就好了,那样的话,天天都有美味。”

宋光伟的二姨父端着一碗酒来回窜着,给一桌接一桌的邻里乡亲敬酒,“吃好,喝好,样样好哈,吃好,喝好,样样好哈,咱们的日子会越来越红火。”

有人高声吼道,“我提议,请我们的省委委员、郝支书给大家讲几句,好不好?”

响起了掌声,宋光伟的二姨父不说几句下不了台,于是,他清了清嗓门,“好。那我就讲几句。这样吧,我们乡里乡亲的,没有啥规矩,你们边吃边听,一样不耽误。我今天就讲三个意思,第一个意思,我从省里开会回来,我向地委领导同志,县里的领导同志,以及乡亲们讲清了省里对我们银杏村的重视。省里将我一个基层干部选为省委委员,这是银杏村有史以来从来没有过的事;并将我们村定为‘雄镇精神’的样板村,这也是银杏村有史以来没有过的事。”

有人打断了宋光伟二姨父的话,“这省委委员是个多大的官啊,开会还有专车来接你,这天下大堰修完后,你会不会就去省里上班了?”

宋光伟二姨父想了想,“这省委委员不是什么官,省上要开会,定了时间,不可能等我一个人坐车赶去吧。这委员呀,就是一种政治待遇。我还是和从前一样,跟大家一起活在这里,不会去省里。我也不会去,县委调我去公社上班都被我回绝了,我的根就在这里。省里太大,满街都是人,我头晕,我郝永红的命就在这里,就在银杏村。我刚才说到哪里了?”

“你说省里对我们特别重视。”

“嗯,对了,省里对我们特别重视。这说明了什么?省里看得起的并非是我郝永红有多大的本事,而是看得起我们银杏村的所有人,是我们的不怕死的苦干精神感动了他们。省里梁书记的原话说,‘如果全省的各条战线都像银杏村这样干,那么,对于全省的发展将是一件了不得的创举’。我回来后,在地委和县委的直接领导下,我们村掀起了大干快上建设社会主义的高潮,在春节之前让太阳堰顺利通过了我们村,使天下大堰的早日完工又进了一步。基地的吴指挥长也说我们银杏村干得好,我们雄镇就要变成上面直管的特区了,吴指挥长说,‘以后凡是银杏村的子弟可以优先考虑成为三线企业的人,当然,首先是要达到他们选拔人才的标准。’

有人说,“既然都示范了,上面是不是应该拨点钱给我家,把我家房子改造一下,要不然我家那土坯房会丢了银杏村的脸。丢我家的脸是小事,如果丢了‘雄镇精神’的脸,就是大事了。”

宋光伟的二姨父回答,“有觉悟,莫急。据我得到的消息,省上会统一安排。”

又有人插话,“那,我家那二狗子是不是就有吃公家粮的机会了?”

“那要看你家二狗子的造化了。如果他不读书,整天下江摸鱼,上房揭瓦,达不到人家要求,我也没有办法。”

“我晓得了。二狗子要再不好好读书,老子打断他的腿。”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