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张氏医馆55(1 / 2)

我去张傻家,平时拥挤不通的街道突然变得冷冷清清的,七天没有出门了,感觉到风很亲切,阳光很刺眼,天空蓝得如碧水。

张傻家的‘张氏祖传中医馆’是一个有天井的庭院,青砖白墙的两层瓦房,天井里的右房就是门诊,坐堂的是张傻的父亲张本康,张本康面容枯廋,颧骨高凸,胡须花白,神情淡然,像一个世外高人,他那淡定沉着的模样,仿佛是天塌了又如何。门口堆满了人,有的牵着孩子,有的背着孩子,咳嗽的声音和人们焦急的声音交织在一起。

天井里支着一口大锅,锅里热气腾腾,弥漫起中药的气味,天井的空气中都是中草药的味道。

张本康走到天井里,对众人说道,“这把脉就不用了,病情都大同小异,诸位邻里街坊远乡近亲,这病也没有什么可怕的,两三年总会有一回,但也不是旧社会了,来了就死人一堆,凡是接种过疫苗的人都不会有大问题。我们都得感谢共产党,疫病一起,看看,医院的人和部队的人挨家挨户的查看,我们张家少说也经世百年,从来没有见过这样为老百姓操心的政府,真是没有见过。以前如果发生这样的事,官员贪污朝廷的救灾款,药商趁机发灾难财,老百姓只有死路一条。我们张家能做的就是布施药汤,济接病者。这样做,还是挡了那些人的财路。”

有人夸奖,“你们张家是善德之人,所以,百年不倒。”

张本康接着说,“医者管生死,可以让人生,也可以让人死。既可医生,也可医死。但医家再好的技术药方也只是术,但再好的术,遇到不好的世道,能救几个人?所以,真正的救世者,不是术,而是道。如遇盛世,百姓安居乐业,衣食无忧,身体康健,医馆就可以停业了。过去遇到这种疫病,朝廷不惜毁掉一村一乡一县而保他的天下。如今的共产党却是连一个人也要救,这就是天下大道的区别。我张家医馆,传名‘求到好’,但救得了几人?只有盛世天下,才救得了天下人。各位邻里街坊远乡近亲,我们现在是生逢其时,遇到了最好的年代啊。否则,这次疫病,又不知要死多少人。”

张本康拱手向天,“只要天下安宁,国泰民安,我张家医馆停业又如何?”

我看着张傻的父亲,实际上是张傻的养父,在天井里讲什么道和术,我大概听明白了,就是再好的医馆也比不上好的社会,他说的话就像他家的药方,还是很有道理的。

我到了二楼张傻的房间,见张傻躺在床上咳嗽,哼哼唧唧,“我要死了,我真的要死了。”

“要死了还有力气哼哼?”

张傻眼睛都不睁,“你谁呀?”

“咱们不是拜过的弟兄吗?你都给我送药了,我得过来看你是怎么死的呀。”

“风子哥,你就不能说点好听的,让我死也得个安逸死。我已经让我爹准备后事了。这次疫病就是为我而来的,来收我的,所以,范登科的父亲说的话就要应验了。”

“好吧,既然你这样想死,那就只有顺你的意了,我去给你准备一个祭帐,让你也走得风风光光的,也不枉你来世间走了一回。”

“风子哥,你就不能像一个大哥样,一点同情心都没有。”

“我不像大哥样?你像什么样?你父亲在学雷锋,接济病人,你却在这里睡大觉,你还是我的兄弟吗?”

“大哥,我不是病了嘛,我得躺着,我要看他们家是不是真的把我当做他们的家人。”

“你还要人家怎么做才算把你当家人?你这就是瞎折腾,作死。天井里那么多的病人,我们能不能为他们做点什么?吴老师怎么样了?同学们怎么样了?你的脑子除了想你自己,能不能想想别人?”

“我只有二十年的时间,我没有功夫去想别人。”

“算了,不跟你说了,走了。”

“唉,等等,你要去哪里?”

“我能去哪里?我奶奶见我好了,就跟军医走了,去给有病的人看病去了。”

“她这么大年纪了,看什么病啊,万一把自己累倒了呢?”

“我劝不住。知道我俩好,就叫我来跟你呆几天。其实,我也担心你,你给我送药,那样担心我,我怎么会不担心你呢?可你却躺在床上装病。”

“我没装,我真的是什么什么地方都不舒服,四处八到都不舒服。”

“接着装,早就跟你说过了,就是只活到二十岁,也要活出自己的精彩,可是你就是一个等死的样子。难道你就为了一句无聊的话无聊地等待吗?”

“虽然只是一句话,可却像是咒语,常常让我打不起精神来。”

“所以,你不是得了麻疹,是脑子有病。”

“好,好好,大哥,我有病,你说吧,我们现在做什么,我听你的。”

“这不差不多。我们下去给那些病人送汤药吧。”

“万一把我传染了呢?”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