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夜深闲话31(1 / 2)

赵敬整个暑假都在七里巷,因为她成绩好,隔壁巷子马上升五年级的毕业生找她补课,学生家长按照市场价给她结算补课费。除了上课的时间,赵敬基本上都和文静他们混在一起,直到八月底快开学,才回了老家一趟。

开学前一晚,夜深了。

“三毛说做一个真诚的人,不放弃对生活的热爱和执着,在有限的时空里,过无限广大的日子。”赵敬说这些话的时候,脸上有种向往,她身上有一种怅然的感觉,是林文静身上所没有的。

后来才知道,赵敬来城里读初中是和家里做了很大的抗争,那位城西中学的女老师是她的贵人。在某次回老家探亲的时候,觉察出家里不希望赵敬继续读书,原因是家里没有多余的钱。女老师据理力争,一气之下承担了赵敬的房租和学费,并承诺帮赵敬办理城西中学的入学事宜,家里只需要出一些生活费即可。赵敬的父母虽有些不痛快,最后还是答应了。那位女老师名叫赵远。

“张爱玲说生命是一袭华丽的袍,上面爬满了虱子。有虱子咱给她抖抖。”文静坐在凳子上,把腿架在桌子上说。

少女还没有开始经历俗烂的故事,看到的读到的都像在浓雾里看着远方的人,笼罩在白色的大地上渺渺茫茫。那些书里的文字还只是文字本身,没有更深远的意义。

林文静和赵敬交换了彼此的书,林文静给她一本张爱玲的《流言》,赵敬给她一本三毛的《撒哈拉的故事》。

赵敬说:“你说,张爱玲逃离父亲家的时候,知道自己永远回不去了吗?”

“知道,破败的贵族也是贵族,吃喝生活总是不愁的,但是她后母对她刻薄,除非嫁了人,否则这日子对她来讲就是没日没夜的煎熬。逃离就是背叛,她亲生母亲提出离婚又出国留学,在她父亲看来逃离婚姻是背叛,现在女儿又逃离家庭,维系父亲最后一点尊严的亲情也没有了。所以她也没打算再回去吧。”

她们想起那天放学翻开报纸,那条赫然的消息,张爱玲死在了遥远的太平洋彼岸。那个家是她自从逃离后就再也回不去的地方,直到死亡。

赵敬说:“我觉得我也回不去了。”

“什么意思?你也想逃离你的家?”

“我觉得比起自动逃离,被迫逃离更让人难过。”

“嗯?”

“初三了,父母又再权衡付出和收获,毕业以后要不要继续读书,成了我们彼此拉扯的绳索。”

“当然要读啊,赵敬,你不能犹豫。”

“你看张爱玲,书上写她后来投靠母亲,母亲为她牺牲了许多,但还是一直怀疑为她做出的牺牲值不值得。”

“母爱明码标价,所以她一辈子她妈。”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