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十八义士40(2 / 2)

看到大家满脸的疑惑,荷西神父继续说道:“其实我来到这里做神职也只是为了掩盖身份,更好地在教堂里寻找当年的线索。”

久瑶接着问道:“我们寻找遗骨和摄魂瓶是为了历史课题研究,可是荷西神父,您付出这么大代价寻找那些东西是为了什么呢?”

“唉……算是为了完成先人的遗愿,也为了履行自己作为一个习武之人的责任吧!”荷西神父深深地叹了一口气,向大家讲述了当年发生在静海的故事:

清末,这地方还被称为静海县。因为靠近港口又拱卫京师,所以一直以来是各国侵略势力盘踞的要地,也是国外传教士进入国内传播教义的必经之地。在法国的支持下,马拉神父也在静海建起了自己的教堂、设置了自己的教区。然而恃强凌弱的马拉教父面对清廷的软弱无能,逐渐变得飞扬跋扈,不但利用教堂势力侵占民地,还借用筹建育婴堂、救助静海县孤儿的名义疯狂收敛捐款。然而令所有人想不到的是,育婴堂建立不久就发生了多起儿童失踪案件。

于是马拉神父利用儿童的灵魂修炼某种邪术的消息便在静海民间不胫而走。育婴堂儿童的失踪、加上马拉神父平时对百姓的种种恶行,一时间群情激奋、民怨沸腾,人人都想除马拉而后快,这中间就包括通背拳白猿门的掌门师父李嗣阳。

是夜静海百姓分别包围了大教堂和法国领事馆,要求对方交出马拉神父和失踪的儿童。听到这个消息,李嗣阳提起自己的牛尾钢刀、带着四个徒弟也来到了大教堂,意欲利用自己的武艺当场擒获那个十恶不赦的马拉神父。然而大教堂已被一众清兵层层保卫,几乎连一个苍蝇也飞不进去。

就在此时,骑着高头大马的李嗣阳远远看见教堂东侧的一栋小楼前停着一辆黑色的洋马车。不多久有人偷偷摸摸下楼钻上车,马鞭一响绝尘而去。李嗣阳稍作思考,心想:“不好,马拉根本不在教堂!”于是和几个徒弟调转马头,向洋马车的方向奔去。

当夜静海码头外,因逃离的船只被静海百姓烧毁而无路可逃的马拉神父,罪有应得地毙命于李嗣阳的钢刀之下。

回来后的李嗣阳将从马拉神父那里抢来的金条分发给了被侵占地产的百姓和失踪儿童的家属。然而令李嗣阳师父遗憾的是,失踪儿童的遗体和那个传说中的邪物摄魂瓶始终没有找到。从此寻找遗骨和摄魂瓶变成了通背拳白猿门责无旁贷的事业。

这天一个武林友人透露自己得到了遗骨埋藏地和摄魂瓶线索,邀请李嗣阳师父前往静海城内的天宝楼赴宴,以便商议寻找事宜。只带着自己十三岁的小徒弟何贵的李嗣阳刚到天宝楼下时,一大群清兵从四面八方杀出,把李嗣阳师徒围得里三层外三层。只听静海县令大喝一声:“拿下!”,清兵一拥而上……一番激战之后,那群清兵已倒下一片,而李嗣阳师父也身受重伤,用高大的身躯掩护着身后的小徒弟何贵。

此时人群后一声传令过来:“直隶总督曾大人到……”一众兵丁立刻分出一条道路来。身材不高、枯槁如木,看起来六十多岁模样的总督大人走到李嗣阳面前:“你可是白猿门掌门李嗣阳师父?”李嗣阳喘着粗气道:“行不更名坐不改姓,我正是李嗣阳!”总督大人又问道:“马拉神父是否你手刃而死?”听到这里,李嗣阳直起满是刀伤的身躯,挺着胸脯道:“是我所杀!”总督大人点点头:“嗯,是条汉子!洋教之乱目前已成了触发战事的祸根,战事若起必殃及我大清百姓。即是你所为,何不伏法认罪,以免伤及无辜呢?”

李嗣阳冷笑一声,说道:“大清若爱我百姓,又岂能让百姓受尽欺凌,以致群情激奋,杀妖僧、烧教堂呢?马拉之死是我所为,我伏法便是,不要殃及他人!”说着将牛尾钢刀向地上一插,伸手戴枷。此时,当天参与阻截马拉神父的几个徒弟也从人群中挤进来,纷纷叫嚷道:“那天杀妖僧是我们干的!放了师父!”

总督大人无奈地笑道:“你们以为抓你们师父就够了吗?法国人是不会同意的!”李嗣阳问道:“如果不够,后果如何?”总督大人答道:“两国开战、刀兵四起、生灵涂炭。”李嗣阳稍加思索,咬咬牙道:“那好,我们师徒几人都愿顶罪,只求百姓安宁!”总督大人摇摇头:“那烧教堂、烧领事馆呢?不够,不够……为了能凑够顶罪之人,哪怕一人出二百两白银我也愿意,可是……”

听到这里,李嗣阳又挺直身体,把头颅昂得老高,对着围观的众人喊道:“听到了吗?为了凑人头,总督大人愿一人出二百两白银买人头啊!”总督大人见状,忙对李嗣阳摆手,让他不要胡说,可李嗣阳没有理会,继续说道:“我堂堂静海县,自古民风剽悍、崇武尚义,当此百姓危难之时,我们连个淌事儿的爷们儿都没有吗?”

片刻,一个混混模样的人走出人群:“谁说静海没有爷们儿?老子在此!”接着又走出一个叫花子模样的人,说道:“二百两银子没人看得上,那我就得了!反正这世道也活不下去。”紧跟着一个读书人模样的也走出来:“丢人的东西,国家有难匹夫有责,算我一个!”

“算我一个!”

“也算我一个!”

“还有老子呢!”

……

不一会儿,一群人拥进了官兵的刀剑丛中,加上李嗣阳师徒一共凑了十八人。李嗣阳蹲下身来看着何贵,把手中的雪花钢刀交给这最小的徒弟,心疼地说:“凑了十八个人了,你一个孩子他们不需要。拿着这把刀好好习武,记住,一定要替师父和师兄们找到育婴堂遗骨和那个邪物,以了却我们的心愿!”何贵手捧钢刀,泪流满面地向师父点着头,李嗣阳则一使劲,将何贵推出了人群。

总督大人看看眼前这群人,三教九流、各行各业,可谓鱼龙混杂。他暗暗感叹这些日子不论自己怎么抓捕、怎么利诱都没人愿意投案,可一个李嗣阳聊聊几句,便让一些不相干的人一时慷慨激昂、勇于赴死。总督大人双手抱拳,向十八人深深施了一礼,转过身又喃喃自语道:“你们一死,博了千古的名节。而办了洋教之乱的案子后,我恐怕将要失了民心、又得罪了朝廷啊……”

行刑当日,李嗣阳等十八义士身戴刑具,昂首挺胸穿街过巷。路旁的百姓无不掩面而泣,所到之处总有人奉上一碗热酒喂到他们嘴里,他们是静海城里的小人物,却是他们用自己微不足道的生命换来了静海百姓的一方安宁。

直到十八颗人头纷纷落地,静海洋教之乱才终于画上了一个沉重的句号。而寻找育婴堂儿童尸骨和摄魂瓶的事,历经百年却始终在静海悄悄进行着。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