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我很喜欢85(1 / 2)

降雨两天又是艳阳高照,房子落瓦完成,接着便是刷漆,先是一层黄泥稻壳,等干了再上一层石灰墙,可以防火防潮加隔音,这是老祖宗的刷墙技术。

吃喝拉撒是人生大事,灶台和茅房这块是王书颜最看重的工程,灶台安置两个铁锅位,案台宽敞又有个洗碗池。

王书颜画了图纸,让老雷公用黄泥结合茅草彻出小山丘的模子想做个黄泥窑当烤炉用,结果老雷公琢磨半天也弄不出来,王书颜只得作罢,用不合时宜的要求,确实有点强人所难了。

最后只让老雷公在工作房隔壁垒了个方方正正的抄纸池和晾纸板,方便她以后研究厕纸用。

但这茅房和浴室就不能将就了,王书颜在纸上勾勾画画出一个圆圆的浴池和排水渠,自从开始落瓦,她便每天清早或落日后趁着阴凉带着一家子捡来一箩筐石仔,为了做这个浴池,她每天都会去溪边扛石头,就是等碰上彻浴池的时候派上用场。

老雷公以为她要垒围墙还让她不必麻烦,最后才知道人家是要来垒个浴池。

王书颜画图期间想起了五十亩荒地,她走去一看,那茅草果然长得老高,挑了一亩离家最近的,利用现代化粪池的原理搞个埋地式三段式的化粪池,外接一个长长的地下排污管直通到第一亩荒地,一能解决屎尿排放问题,还能把经过分解后的肥料排到荒田,一举两得。

这化粪池的图纸一出来又让老雷公让了见识,听完王书颜说出原理后大喊‘妙啊"。

只是这付出的代价却是深刻的,地下排水口通到最近的一亩荒田也要八百米,光是灌个圆筒的竹模子就把老雷公师徒俩折腾得够呛,最后是叫烧瓦的泥匠做出来的圆筒模子,每个一米长,订了两百个,花了近二两。

隔行如隔山,对老雷公师徒很难的事情,对泥匠却是轻而易举。

老雷公按照要求在后院外靠近山林的位置挖了个一米五深六米宽的三隔断氧化分解化粪池,按照王书颜的要求,分成三隔再安插排污管,断隔按二比一比三的要求,每一隔断的管子高度都有严格要求,从排进口,到过粪管和出水口的高度都有严格要求,为了防止老雷公过后记岔,王书颜都是全程盯着。

在她这个现代人思维的观念里,大小便就是人生大事,半点马虎不得,屎尿安置不舒坦,会严重影响生活品质。

搞定完化粪池就是茅房,由于条件有限,又要节约银钱,王书颜设计了个朴素的蹲厕款,除了外观是纯黄泥,内部一接排污管与院外地底下的化粪池相结合,妥妥的现代化厕所的设备,就是水必须得用手冲。

六天后,林木匠把窗棂糊上纸,安上卷竹帘,每一处院上挂上悬灯笼,正门的屋瓦悬挂青铜铃铛,木具总算都做好了。

林木匠的手艺好,王书颜忍不住多做了不少木具,院子还安置了秋千和茶亭,更显别致多趣。

王书颜把水龙头重新安置,用泥瓦管代替竹管全埋进土里,水龙头则还是用竹质的,便于开关,而要种植的地方则用碎石分出区域不动。

老雷公以为茅房和浴室颜姐儿会凑合一些,哪曾想人家也是要安置成简约大方的灰墙瓦房,浴室分男女,中间隔断,一处是淋浴,一处能进两三人的泡浴池,外头安插泥塞,还挖了个烧柴生温的窑口,排水位对着水渠,与荒田的化粪池排污管合二为一,可直达荒田,日后荒田开荒后,浇田的水也不用担心。

“开眼界了,颜姐儿,你这都快赶得上盖皇宫了。”老雷公看着涮好泥墙的浴室茅房,不禁感叹道。

张氏也是一脸看不懂,但一向不插话,反正她闺女总有理由说服她,看着这大浴室,都有些期待闺女说的温泉沐了。

第八天,王书和老雷公正式结完总账,另外包了个大红包给老雷公和林木匠,其它的则由张氏派发小红包,汉子的工钱每个人的时长不同,又各有差别,则由老雷公另外结算,每个人领着红包都喜气洋洋的走了。

苏桂花干活麻利,王书颜请她和苏大娘帮忙收拾房子,工钱一天按三十文算。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