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暗花33(1 / 2)

翌日,天刚放亮。

在朦胧的晨曦中,

一条江南特有的乌蓬船沿着山塘河缓缓向虎丘山划去。

陆小凤惬意地躺在船舱中,听着小桥流水的声响,看着两岸早起的人们在河边洗漱着,顿觉神清气爽。

随着几声悦耳的琵琶弦声跃出那深宅大院,殷文圭的《江南秋日》被娓娓唱出。

水国由来称道情,野人经此顿神清。

一篷秋雨睡初起,半砚冷云吟未成。

青笠渔儿筒钓没,蒨衣菱女画桡轻。

冰绡写上江南景,寄与金銮马长卿。

听着那抑扬顿挫、轻清柔缓的吴侬软语,感受着弦琶琮铮的悦耳旋律,陆小凤就如同走进一幅温馨而又恬静的画卷,不由叹道:人生得以如此,夫复何求!

不料那老船工却笑道:“客官,这小妮子唱得还真一般,你若去庆元楼听那迎春姑娘唱一曲,恐怕你就迈不开步喽!”

陆小凤笑道:“噢,那老人家可曾去听过?”

老汉嘿嘿笑道:“庆元楼可是个销金窖,我哪出得起那钱!只是每次船从楼后经过,我才得以听上几句,唉,即便如此,此生亦足矣啦!”

陆小凤顿时来了兴趣,笑道:“老人家既说得如此神乎,在下定当去听上一听!”

老汉哈哈大笑起来:“不过客官,你若被那庆元楼的小娘子迷住了,可休怪我老汉哟!”

陆小凤闻听也不由哈哈大笑了起来。

就在此时,两名坐在岸边的差人叫住了老汉,那老汉忙将小船靠上了岸,下船与那两名差人交涉起来,陆小凤不知何事,便好奇地看着,只见那差人对老汉简单的交代了几句后,便放老汉回到了船上。

老汉一上船便道歉道:“客官,前面船不能过了,要麻烦你走上几步了!”

陆小凤看了看前方空无一船的河道,好奇地问道:“这是为何?”

老汉一指河上的一座桥说道:“客官看到前方的那座桥了吗?刚才那差人说了,官府近日下了文书,当今天子要来巡幸苏州府,并前往虎丘山游玩,所以从即日起,虎丘山附近的水陆通道全部封闭,此处河道便以那座彩云桥为界,对了,他们还说,在此范围内居住的百姓都必须即刻搬离,待到天子班师回朝后方可返回。唉,皇帝老子出来玩一趟,可把咱们老百姓给害苦喽!”

老汉显得极为不满,又客气地说道:“客官,真是抱歉了,老汉实不知情,要不然也不能接你这趟生意了,如今船费就免了,客官你下船便是了!”

陆小凤岂是不付钱之人,再者这也怪不到老汉身上,于是笑着掏出银子递给了老汉,口中说道:“此事与你无关,这银子却不能少你!”

说完,陆小凤看了眼那两个差人,又说道:“不如这样,还麻烦你往回再捎我一段,在下下船便是了。”

老汉一见如此慷慨之人,哪里有不答应的道理,立即调转船头,载着陆小凤划离了此处,差不多驶出有几十丈远后,陆小凤便让老汉将船靠岸,下船步行而去。

陆小凤专挑一些小巷子向里走去,不时能遇上众多拖家带口,拉着行李的百姓从里面迎面走出,一些江湖打扮的小混混在官差的带领下,手持各种家伙在百姓的身后驱赶着,有些体弱多病的老人或者妇孺走得稍稍慢些,便被那些差人嬉笑着用皮鞭抽打,就如同赶牲口一般,那场面真是哀声遍野,宛如人间炼狱一般。

陆小凤看在眼里,早已恨得钢牙紧咬,多次想出手教训一下那些恶人,但为了查清真相,他还是强压怒火,每当遇到前方有人出现,他便跃进已贴了封条的院中躲藏。

然而,被强迁的百姓人数也实在太多了,陆小凤根本往里走不了多远,而此时又是白天,也无法施展轻功从屋顶前行,无奈之下,陆小凤索性找了间空屋稍作歇息,准备夜间再作打算,好在屋内家俱被褥一应俱全,倒也十分舒服。

等到天已黑透,陆小凤这才跃出窗外,翻身来到屋顶之上,施展轻功,向着虎丘山的方向疾奔而去。

片刻之后,陆小凤已能隐约看到虎丘山上的云岩寺塔的塔尖,但见山上火把攒动,似有不少官兵把守,为了不被人发现,陆小凤翻身下了屋顶,专挑偏僻小巷向前摸去,好在此时已近禁区腹地,根本不用担心有行人撞见。

可事有凑巧,陆小凤还没走出几步,前方拐角突然窜出一队巡逻官兵,一个眼尖的兵丁一眼就看到了陆小凤,立即大声喝道:“什么人,站住!”

一喊之下,其余官兵立即围了上来,陆小凤眉头一皱,正欲强行闯出,却不料身后院门一开,一个人挡在了他的面前,冲着官兵喊道:“官爷,是我呀,老崔,崔大斌!”

说着话,崔大斌转身训斥起陆小凤来:“不是跟你说了,半夜小解就在院内,不得乱走,怎么就记不住啊!”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