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一座植物园后/我的植物园爆火全网_分节阅读_第348节(1 / 2)

  镜头如此清晰且立体,盛开的画面仿佛近在眼前。

  两人全都被镇在原地。

  简直太壮观了!

  越来越多的人围了过来,观看这场50年一遇的盛景。

  不过,屏幕的画面仅持续了两分钟,便从开花变为衰败,进而恢复为初始介绍的界面。

  唯余眼前的标本放置于展台之上,诉说着曾经的绚烂与繁华。

  如此鲜明的对比,让每一位游客的内心有所触动。

  这就是花间集标本馆所带来的作用。

  能让大家更加了解这些植物,了解生命繁衍的力量。

  如果可以,叶晗希望每一个人都能保护植物,保护它们用尽生命所繁育的后代。

  参观完序厅,姚冰已经彻底为花间集所折服。

  不过一个序厅,便能带给游客诸多震撼,能做到这点的唯有花间集。

  前面是微小植物观察区。

  两人一进入展厅,便看到了分成数个区域的展示区、以及放置于玻璃台面下的一排排显微镜。

  为了防止显微镜被乱动、光线变化等因素影响清晰度和倍数,它们被调整好放置于内部,游客可以直接凑近玻璃观察。

  高科技会为他们提供最好的视野和清晰度。

  姚冰在四周逛了一圈:“原来是苔藓和地衣、还有藻类、小型蕨类植物的标本。”

  这些植物虽然比较常见,却往往被忽略,于是叶晗单独开辟了一个分区。

  国内有专门的苔藓博物馆,但采用的大多是讲解和图片的形式,缺少互动性和探索性。

  叶晗希望来这里的游客能够亲自观察、自行感受,认识微小植物的种类与特性,增加互动体验。

  同时让那些看起来不起眼的植物,得到应有的重视。

  其他游客随着姚冰等人一同进入展区,看着眼前的布置瞬间惊叹不已。

  “哇,好多显微镜。”

  “这是…苔藓?第一次以这样的形式观察,不错,很清晰。”

  “展示的标本植物都好小,原来这就是微小植物展区。”

  “突然梦回初中生物课,有点怀念。”

  “小X,你快过来看,这个地衣长得像红珊瑚,真好看!”

  ……

  来参观的游客从未没有尝试过这种体验,纷纷激动地凑到显微镜前观察。

  姚冰两人也是一样。

  离他们最近的展柜中,放置着不同形状、不同质地的石块,上面附生着薄薄的一层地衣,旁边有专属的介绍牌。

  地衣是蓝细菌或藻类与真菌共生的复合体,单列为地衣植物门,全世界约有26000种,形态各异。①

  在显微镜下观察它们,能看出真菌和藻类的分布,种种细节清晰可见。

  姚冰还是第一次看到这种画面,眼中充满了惊奇。

  不得不说,很多地衣长得挺好看,不像她认为的暗绿色的一团,反而颜色鲜艳,有自己独特的美。

  在显微镜的放大之下,她仿佛来到了‘一叶一菩提,一花一世界’的世界。

  姚冰一个接一个的观察地衣,谭双双则去观察藻类。

  通过讲解得知,藻类植物每年为地球制造90%以上的氧气,是大气中氧气的主要来源,为人类和其他生物的生存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谭双双对藻类植物很感兴趣。

  和那些萌萌的销动物、霸气的猛禽、或是像兰花那样优雅的植物、各种美丽的花卉相比,藻类无疑很容易被忽略。

  但藻类也有自己的观赏性。

  比如她刚才看到的色球藻标本,在显微镜下像是两颗背靠背的绿色半球形Q糖,带着一点毛绒绒的质感,小小的一颗,颇为可爱。

  念珠藻,藻如其名,如一串串绿色带着花纹的念珠。

  小球藻,个头较大,不用显微镜便能看到。

  被做成浸制类标本,泡在溶液中,似一团团绿色毛球在瓶子里漂浮,保持着原本的翠绿和鲜活,十分惹人喜爱。

  ……

  这些地衣、苔藓、藻类均为叶晗精心挑选的品种。

  标本处理得非常干净,形态各有不同,最大程度保持植物原有的状态,显微镜下清晰可见,带给游客不一样的感受,激发人们的探索欲望。

  姚冰两人借助显微镜见识了一番微观的世界。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