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一座植物园后/我的植物园爆火全网_分节阅读_第130节(1 / 2)

  一排茶树的高度相近,蓬面平整茂密,随手一采就是好芽,比那些长势不一、种植分散的茶田要好采得多。

  采茶工的薪资与采茶的斤数直接挂钩,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采得越多便意味着薪酬越高。

  这里的茶树芽头粗壮、单个质量高,同时采摘难度低,想必轻轻松松就能达到目标,如何不让她们感到欣喜?

  没准这几日的收入能突破新高。

  叶晗安排速度最快的两名茶工采摘10年的茶树,其他人则分散站立,共同采摘8年的茶树。

  “谢谢园长。”听到安排,两名妇女满脸欢喜地提着竹篓往后排走,脚步轻快,看得其他茶工羡慕不已。

  花间集8年的茶树便已经如此茂盛,10年茶树正值壮年,芽头的个数和质量均超过前者,一天下来的收入十分可观。

  明前茶金贵、雨前茶可口,采茶工都指望着这两个月多赚些钱。

  花间集无疑是她们最好的选择。

  于是各自就位后,十位采茶工在微冷的天气和清晨的薄雾中,开启了今天的工作。

  ……

  叶晗第一次接触采茶,颇为好奇,想着自己尝试一番。

  她在茶农的指导下,用正确的手法采了几十颗嫩芽。

  确实不容易。

  首先要找准位置,基本上这边采着,眼睛就要确定下一个采摘的位置,做到勤采、净采,不遗漏茶树的任何一个枝条。

  其次要弯腰双手动作,一手扶住枝条的上半部分,一手轻轻捏住嫩芽,注意往上提采,而不是掐断;然后将其迅速放入茶篓,以免手的温度沾染上去。

  由于茶芽太嫩,叶晗不敢用力,更不敢紧捏,于是努力找准力度,小心翼翼地采摘,5分钟才摘了三十多颗。

  按照她的速度,估计一上午只能采到二两茶青,经过杀青、烘干等流程后,最后得到的茶叶最好只有半两。

  半两……

  叶晗收回手,将竹篓放在一边。

  果然专业的事情要交给专业的人去做,她只需要验收成果就好。

  上午11点左右,今日的采茶结束。

  采茶工们都累得汗流浃背,腰部酸痛,坐在山脚下的小径休息,每个人旁边放着装满新鲜芽叶的茶篓,一看便收获颇丰。

  “哟,我看你采得比我的还多。”

  “你的也不少,茶篓都快装满了。”

  “我刚掂了掂,挺重,应该超出了标准。”

  “放心吧。这里的茶芽粗壮,重量自然能上去,我估摸着得有六斤多。”

  “不知道能赚多少——”

  ……

  大家休息时纷纷议论起来,微红汗湿的脸上带着明显的笑意。

  头采茶的采摘要求很高,采摘时间在上午7-11点钟为佳,并且芽头鲜嫩、单个质量轻,通常5-6万个芽头才能制出1斤成品茶,即用4-5斤嫩芽炒制。

  熟练工一天采3-5斤嫩芽便是很高的效率了。

  叶晗定下的基准线为5斤400元,超出部分按40元/斤计算。

  这在行业内是很高的标准,起码在W市找不出第二个。

  正谈论着,看到年轻的园长拿着电子秤过来,采茶工一个个也不休息了,搬起旁边的竹篓便迎了上去,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叶晗将电子秤放在平地上:“大家一个个来,注意自己的茶篓,以免弄混。”

  排在第一个的是桑彤,她的年龄比其他人要年轻,28岁,却采茶有快十个年头了。

  她动作麻利地把快装满的茶篓放到上面,显示3.65KG,即7斤3两。

  不过这是带着工具的重量,茶农把里面刚采摘的芽叶倒入更大的竹筐之中,然后将茶篓放上去称重:0.35KG。

  两者相减便是采摘茶叶的重量。

  “六斤六两。”桑彤对斤两很熟悉,迅速在脑海中得出数据,又开始计算收入,“四百——”

  叶晗笑着道:“464元。”

  464元!!

  桑彤的内心激动不已,握着茶篓的手紧紧攥住,胸中激荡。

  呼。

  这绝对是她采茶以来最高的一次收入。

  明前茶金贵,3月中旬到4月初这二十天是她一年中收入最好的时候。

  不过按照以往的行情,自己忙活一天最多能赚300多元,而在花间集仅半天就有464元!

  这位年轻的园长真是大气。

  “谢谢园长,谢谢园长!”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