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一座植物园后/我的植物园爆火全网_分节阅读_第82节(1 / 2)

  叶晗又轻抿几口, 在龚老板略带忐忑的目光中露出浅笑, 夸赞道:“好茶。如果我没猜错的话,应该是明前头采茶,芽头饱满,非常鲜嫩。”

  “您说得没错,是明前头采。”龚老板笑容满面,“看来叶园长也是懂茶之人。”

  茶叶一般于春天采摘,分为明前头采、明前茶(二采)、雨前茶,价格由高到低,差距很大。

  当然,茶叶四季皆可采摘,但其他时间采的是叶而不是芽,品质自然不高。

  俗话说:明前茶,贵如金。

  明前的头采,采的是最鲜嫩、最肥壮的芽,芽比叶还要长,通常5-6万颗嫩芽才能炒制出一斤精品茶,较为稀少。

  龚老板用明前头采茶招待叶晗,冲泡的水是品质最高的矿泉水,从高山泉水中提取过滤,不含一点杂质,口感甘甜。

  这是招待客户的顶级标准。

  ‘好在对方是识货之人。’

  龚老板稍稍放了心,感觉生意已经成了一半。

  茶就是要给会品的人品尝方能感受到它的价值,万一尝不出来,那就是对牛弹琴,毫无用处。

  他家产的茶比其它茶园的品质要好,但差距只在半档到一档之间,只有懂茶的人才能品出其中的不同。

  原本他担心这位园长年纪轻、感受不出茶的好坏,没想到居然是懂茶之人。

  叶晗原本对茶的研究不多,然而自从决定要开饮品店并打造主打系列之后,她便开始品尝和研究各种类型的茶。

  尤其是桂花乌龙的调配比例,每天都要尝试十几种不同的配方,当时除了安溪铁观音外也选过其它乌龙茶,多次试验后最终定下铁观音。

  还有祁门红茶与桂花搭配的桂花红茶,其它不同的茶饮……叶晗全都一一尝试过。

  久而久之,对茶的品位便提升了上去。

  现在不说能达到老茶客的鉴别能力,但大致能判断出茶叶的价值和等级。

  品茶讲究细品,尤其是好茶。

  龚老板殷勤地帮叶晗添茶至七分满,一时间茶棚内格外安静,三人皆慢慢品味着特级明前茶的香气与茶韵,唯有茶杯轻放于桌上的声响。

  除此之外,就是风吹过茶园,茶树枝条轻微摇动的声音。

  叶晗的口中萦绕着馥郁的茶香,鼻间是自山头的吹来清新气息,她抬眼看着这满园青翠,青绿的色泽呈阶梯式蜿蜒而上,漫山遍野、一望无际,一时间心境开阔,有种万事勿扰的轻松之感。

  这就是千亩茶园所特有的自然与惬意。

  身在其中,让人忘却俗世烦恼,精神百倍。

  大约半个小时后,品茶接近尾声。

  明前茶鲜嫩,以芽为主,浓度不如其他茶叶高,冲泡2-3次为佳,品的就是一个鲜字。

  品完茶,叶晗环顾四周,对这里观感不错,准备再仔细查看一番茶树的品质。

  冯老板又自顾自地泡了一杯特级明前茶,嘿嘿一笑:“叶园长、老白,我就不去了,你们两个去逛吧。”

  他帮朋友拉来一个大单,怎么也要收点利息。

  龚白那个抠门的,每次来都不给他喝珍藏的茶叶,好不容易逮到一次,不得狠宰一把。

  同时给两人留下商谈合作的空间。

  作为第三人,他不好一直搅和,不知道还以为自己拿了好处呢。

  龚老板此时也不在乎他那点茶叶了,满心满眼都是要促成这个大单。

  要是能让这位叶园长满意,让他把剩下的两斤好茶一块送了都行。

  叶晗看着这些茂密的茶树,不时低下头查看枝叶的密度和状态。

  茶树是山茶科山茶属多年生常绿灌木或小乔木,茶园的人工种植的茶树多为灌木,没有明显的主干,分枝稠密,高度一般不超过1.5米。

  由于人工修剪的关系,它们的高度几乎一致,呈现出一丛丛的半开张状态,中间行距不大,显得又多又密。

  龚老板还在持续介绍:“…这排茶树有10年了,正是壮年期,您看这里、这里,”他指着叶子靠近枝条的地方,“这些在春天都能生出新芽,在气候合适的情况下,一根枝条能长12、13个嫩芽,气候不好的时候10个左右。”

  “这棵茶树长势很好,分枝稠密,也就代表着它至少能产出四五百个芽,亩产较高。”

  叶晗一边听他介绍,一边带上耳塞,对其中的几棵茶树使用了金手指。

  东岭白茶7号:“别看我现在全是叶子,可是到了春天会长出好多好多嫩嫩的芽芽~到时候你就能看到啦。”

  东岭白茶28号:“凭什么我不是十大名茶,我不服我不服!明明我的氨基酸含量那么高,怎么也要卖5000块一斤吧。切,不识货。”

  叶晗:“……”

  5000块的价格真的很高,都能购买获得多种奖项的特级龙井茶了。

  但也不是没有可能。

  只要茶叶品质足够好,自然会有人买单。

  叶晗想,如果是她来栽种,会努力提升茶树的品质,在植物营养液的帮助下,或许真能达成也说不定。

  东岭白茶77号:“我听其他茶园的姐妹们说,它们一年四季都被茶农采摘,叶子都被薅秃了,好可怜哦。

  幸好这里只采春茶,我才不要被薅秃叶子,好丑T.T”

  听到这里,叶晗不由得看了龚老板一眼,心中有了衡量。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