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一座植物园后/我的植物园爆火全网_分节阅读_第63节(1 / 2)

  不说其它, 单从花间集发行了598元的VIP年卡之后,评论区有那么多人嚷着要买,就能说明很大问题。

  可见600块对这些人来说根本不算什么。

  花间集附近、原本快要倒闭的林间茶舍也是个很好的例子。

  自从与花间集一起上线联票之后,这间偏僻的茶舍完全脱离了以往的困境, 游客不断。

  据说前段时间还重新装修了一番, 又增加了几个茶室和包厢。

  一看就赚得盆满钵满。

  这才几个月啊, 就扭亏为盈, 甚至都有钱装修了!

  周围的酒店房间销量也都扶摇直上, 一到周末就满房,如何不让其他人眼红。

  更何况,花间集还有一个非常大的优势——没有竞争。

  一旦入驻就是独家,来这里的游客只有两种选择:要么不买、要么买这家。

  不像那些大型商场,起码有十几家同类型的店铺在和它们竞争,用各种手段来瓜分顾客群体。

  这就是为什么明明商场的流量那么大,有些店铺还会亏损的原因。

  在这样的对比下,花间集的优势彻底凸显了出来。

  拥有数量庞大的消费群体,有热度、有流量、上热搜的时候没准能顺带宣传一下品牌,并且没有竞争对手。

  种种优势足以让多家连锁品牌动心,从而抛出合作的橄榄枝。

  叶晗看向邮件中的合作条件:有高额的租金、充满诱惑的利润分成,以及其他各种优惠……

  总之,花间集在合作中处于绝对的优势地位。

  若是她提出其他条件,对方或许还会做进一步的退让。

  只是,叶晗垂眸思索,她如今的想法和以前不同了。

  换做刚开园的时候,她确实打算在这些门店中挑选,租金和装修风格都会考虑;然而现在——

  叶晗的视线扫过给出的种种优惠条件,内心却没有浮起任何波澜。

  这或许就是金钱所带来的价值观感的不同。

  与其和其他商家合作束手束脚,因理念不同而产生矛盾,不如自己打造一个花间集专属饮品区。

  这样无论是装修风格还是特色饮品都能把控,也没有利益方面的纠葛。

  叶晗觉得这样是最好的。

  到时候只需要聘请专业的店长和人员即可。

  她跟王芸说了一下想法,对方也觉得可行。

  于是事情就这样定了下来。

  叶晗将邮件一一进行回复,表示自己已经有了独立开店的想法,感谢他们提出合作。

  至于地点,也有现成的。

  就在园内1号口入口不远处,斜对着瀑布水池的地方有一个老旧的茶饮区,是之前的南山植物园遗留的。从开园后一直被当成游客临时休息区,现在正好可以利用起来。

  叶晗找人测量了一下面积,大约46平,属于中型规模,比一般奶茶店的10-15m?大了三倍有余。

  除去奶茶店的料理台、工作间等区域,右侧还能摆放5-6套桌椅。

  通常饮品都是外带居多,这样的面积足够了。

  这几天,叶晗准备找人设计一下,联系施工队重新装修,打造成具有花间集风格的样式。

  至于招人也要同步进行。

  像店铺的个体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等都要提前办理,还有一些用来制作饮品的设备,比如奶茶操作台、多功能萃茶机、制冰机、封口机等一整套设备都要备齐。

  叶晗让王芸把需求岗位挂在了招聘网站。

  预计先招一名经验丰富的店长,再由他进行店员的招聘、培训等,能省下不少精力。

  这样规划下来,前期的准备就差不多了。

  叶晗关掉邮箱,开始思考任务的另一个部分。

  ——对展览温室进行填充,使得植物种类不低于200种、总量不低于2000株,特色景区不低于5处。

  她盘点了一下目前已经打造的部分。

  蕨类植物和藤本植物大约30种,数量600余株,其中90%都是蕨类植物。

  蕨类植物非常适合在假山、流水旁进行种植,外加昙花墙下面的围栏部分,故而引进数量较多。

  除了造景方面,还有景观区内的130多盆昙花,150余株睡莲,5株‘中非彗星兰’和6株蝴蝶兰,这些全部加起来有900余株植物。

  数量上完成了45%,但种类方面还差得远。

  打造的特色景观区严格来说是2.5个。

  睡莲区和昙花区已全部建成,兰花区布景完成,但种类和数量太少,需要填充。

  所以接下来的任务是:引进不少于160种、1100棵植物,引进不同品种的兰花,并额外打造两个特色景观区。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