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名为大汉司空,实乃汉贼!76(1 / 2)

第二日

皇宫金銮殿

早朝会

“上朝!”

清晨的阳光尚未照耀在洛阳城的大地上,太监的声音就已经传遍了整个金銮殿。

朝中的重臣们都是早早就等在了金銮殿下方,而随着小黄门的这一嘴,朝臣们也都是井然有序地排队进入了金銮殿。

“臣等参见陛下!”

朝臣们首先是对着坐在宝座上的刘协进行参拜,除了董羽还依旧是稳稳站着。

而杨彪和蔡邕则是刘协钦定不用下跪,只需要弯腰躬身即可。

刘协极为隐晦地看了两眼董羽,随后也是虚空一抬手。

“好,诸位卿家,都平身吧。”

“多谢陛下。”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小黄门的声音再次传遍金銮殿。

“启禀陛下,微臣有本要奏。”

此时,董承拿着笏板率先站了出来说道。

“董国舅有何事儿!?”

刘协立马应和道。

“启禀陛下,后将军袁绍上奏有言,幽州公孙瓒,不尊朝廷,并且公孙瓒还鱼肉幽州的百姓,应当灭之。”

董承的话倒是让董羽一愣。

这刘协是怎么和袁绍混在一起的?

这肯定是不可能的,整个长安城都是董羽的眼线,甚至董羽的情报部队也是遍及了整座长安城。

董羽想了一会儿就明白了,袁绍根本就没有上过信,看来是董承和刘协二人故意搞的幺蛾子了。

袁绍现在毕竟还是四世三公,乃是大汉名门望族,曾经还是讨董联盟的盟主。

这些迹象都能说明他袁绍是一个忠心为汉的不二忠臣。

而董承和刘协自然知道在北方一带,袁绍的目标就是公孙瓒和幽州。

所以刘协和董承就直接放了一个顺水人情给了袁绍。

袁绍得了这么一个名正言顺,自然会更顺畅一点。

董羽没有说话,刘协想要袁绍对他们的恩情进行感恩戴德,这简直就是异想天开。

曾经的袁绍和曹操确实是一路人,都是忠汉之臣,但是现在已经完全不一样了。

袁绍和袁术两兄弟都有着争霸天下的心。

并且二人现在都是天底下最强大的诸侯之一。

都已经做到这个等级了,谁还愿意重新去屈居人下啊。

“好,公孙瓒鱼肉乡里,确实危害我大汉朝廷,当灭,传下朕的旨意,令袁绍发兵,灭公孙瓒!”

刘协一甩龙袍,显得意气风发。

“诺。”

董承立马躬身一礼。

董承和刘协这二人一唱一和的,倒是玩了点不一样的。

但是这些都是小意思。

“陛下,臣也有本要奏!”

董羽站了出来,拿着笏板对着刘协说道。

董羽连带微笑,泰然自若,但是依旧是让刘协心底不安。

董羽现在只需要站在原地都能让刘协胆寒。

“董爱卿,是有何事儿?”

“启禀陛下,刚才董国舅说那公孙瓒鱼肉百姓,危害大汉边境,甚至不尊汉庭,这乃佞臣也,微臣以为,此佞臣,确实应该诛灭!”

董羽此话说的那叫一个深恶痛绝,并且语气坚定,十分赞同董承的话。

董承等汉庭一党的大臣都是微微蹙眉。

他们可不会觉得董羽这是对他们示好。

以他们在这些时间里和董羽同朝为官的经验来看,董羽这句话过后,肯定会有自己的目的。

果不其然,刘协还未说话,董羽又继续拱手说道:

“陛下,既然是佞臣,那么就必须斩之,以儆效尤!”

“若是有佞臣却不除,那么天底下将无规矩,无规矩则是不成方圆。”

“爱卿的意思是?”宝座上的刘协微微蹙眉,对董羽说这么多也是不明所以。

“微臣的意思,我们朝堂之上也有佞臣,应当除之,不然何以成方圆!?”

董羽这句话,令朝堂之上大部分朝臣都是浑身颤栗。

朝堂之上有佞臣?!

你董羽不就是最大的佞臣吗?

可是,现在的朝堂乃是董羽所主,不尊董羽的那才是佞臣!

“这……爱卿,朝堂之上都是我大汉忠良之臣,都是我大汉的肱骨之臣,哪来佞臣。”

刘协的脸色微微显得难看,说话也是稍显不利索。

“呵呵,陛下,您贵为天子,下面的事情未必就能看的全面,所以,有些大臣对大汉有不诡之心,陛下也未能及时察觉。”

董羽轻笑一声,淡淡地说道。

董羽这句话一出,终于汉朝的大臣们都是脸色一白,董羽这是要清除异己了吗?

“爱卿,那朝堂之上,谁又是奸佞?”

刘协咽了咽口水,半晌才回答了董羽的话。

董羽微微一笑,那笑容里却掺杂了很多东西,使得朝堂上的大臣们都是深深埋下了脑袋,不敢与董羽进行对视。

而董羽没有继续说话了,站出来的则是李傕。

“启禀陛下,经过微臣的大力调查,宋大人,何大人,两人吃里扒外,居然勾结乱党,妄图颠覆我大汉朝廷,应当斩杀!”

李傕的声音铿锵有力,传遍了整个大殿。

朝堂之上所有大臣都是一片哗然。

宋大人和何大人可是朝廷重臣,一个是谏仪大夫,另一个则是朝廷的卫将军。

这两人,在朝堂之上都是有着不小的地位。

更甚至,谏仪大夫宋大人可是董羽的人啊!

明面上,宋大人都已经倒向了董羽一派了,而现在董羽居然要除掉宋大人!?

这是令不少人都是不可思议地。

但是知道内情的不少人则是脸色煞白。

他们不少大臣都是表面上倒向了董羽一派,但是背地里一直都是汉朝忠臣。

他们暗地里都是由联系,并且暗中为刘协做事儿。

李傕此话一出,董承和刘协两人的脸色都是肉眼可见的一变。

刘协还未说话,董承便立马拿着笏板站了出来。

“陛下,宋大人和何大人都是忠心为国,根本就没有反叛朝廷的迹象啊。”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