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辽东督师126(2 / 2)

“蓟辽总督刘诏、顺天巡抚单明诩、保定巡抚张凤翼。”

“这些人全都撤换了,两个总督撤销,保定巡抚让卢象升署理,还需要廷推四个。”

确定了长城沿线防务,又多了几个需要廷推的巡抚。朱由检和群臣都有些麻了:

地方附逆的大臣,实在太多了些。

就这朱由检已经从轻处置了,建祠主犯之外的附逆人员,大多还没处理呢!

好在王象乾、满桂已经上任,这七个督抚就是全部换了,应该也不会影响长城防御。

不过朱由检还有一些担心,对一些人参劾密云兵备道张维世、昌平兵备道张福臻、霸州兵备道宁三翰、宣府兵备道张宗衡、河东兵备道苏进、榆州兵备道杨嗣修等人建祠,没有定在第五等处置。

只是让他们上交罚金,按情节和态度降低逆案等级。再按以往功绩,重新予以任用。

毕竟这些人都是在各地管事的,如果他们和总督、巡抚这些高级官员一起去职,下面管事的就实在没人了。让他们戴罪立功,好过完全没人。

而且这些人的附逆行为,朱由检也不觉得有多严重。真附逆的话,他们就不会只是兵备道,而是像单明诩那样,升为巡抚一级高官。

把宣府巡抚、山西巡抚、顺天巡抚和大同巡抚、河南巡抚、湖广巡抚、勋阳抚治一起列在最优级,择日尽快廷推,朱由检把目光放在辽东,说道:

“辽东督师一职,有谁可以胜任?”

“前任辽东督师孙承宗即将进京,他能承担这个重任吗?”

吏部尚书房壮丽不答,因为他和孙承宗一样都是保定人。他的家乡安州和孙承宗的家乡高阳相邻,若在朝堂上说孙承宗的好话,有结乡党之嫌。

而且皇帝先前表现了对黄立极的支持,孙承宗进京后是留在京城担任大学士、还是去辽东担任督师,是一个比较敏感的话题。

房壮丽等朝堂大臣,并不想轻易卷进去。

这些人不想卷起去是对的,因为朱由检本人都不确定,是把孙承宗留在朝中、还是让他去辽东督师。

留在朝中的话,以孙承宗的地位,他必然担任内阁大学士。甚至内阁首辅黄立极,都要排在他后面。

这对于需要弱势内阁的朱由检来说,可谓一个变数——

他不知道孙承宗性格如何,像不像黄立极等人听话。如果孙承宗性格太强势,他可不能像拿捏阉党一样拿捏他。

所以,在答应袁可立召孙承宗回朝后,朱由检这几天又倾向于把孙承宗派去辽东督师,在朝堂上提了出来。

袁可立同样也有些矛盾,他和孙承宗关系非同寻常,当然想把孙承宗留在朝堂,和自己一起辅佐皇帝。

但是辽东的事务又同样重要,除了孙承宗外,没有合适人选。

想到皇帝有把内阁弱化的倾向,又想到辽东复杂混乱的局势,袁可立衡量许久,最终开口说道:

“孙承宗曾任辽东督师,有他去辽东督师,陛下当可无忧。”

“臣以为辽东督师一职,孙承宗可以胜任。”

还是决定以大局为重,让孙承宗去辽东督师。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