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西南奢安之乱113(2 / 2)

但是朱燮元如今在丁忧,另一位有能力担任川贵总督的傅宗龙同样也在丁忧,就是想找人去西南总揽大局,也根本没有人选。

所以他只能寄希望秦良玉,看看这位留名史册的女将军,能不能带来惊喜。至少要稳住前线,不能让奢崇明、安邦彦壮大,也不能让其他土司作乱:

“贵州四大土司,思州田氏分裂内斗,早在永乐年间就改为思州府了。”

“播州杨氏在万历年间作乱,已经被改为遵义、平越两个军民府。”

“水东宋氏这次随水西安氏一起反叛,如果能够平定,贵州就没有大土司,基本能完成改土归流了。”

“趁着大军在那,把贵州梳理一遍,设置军民府管辖土司。”

“最好再设些卫所,让有功官兵世镇,压制那些小土司。”

对西南土司作乱烦不胜烦,朱由检想到杨应龙播州之乱、现在的奢安之乱、以及南明时的沙普之乱,觉得这些土司都没什么忠心,很多都想在大明衰弱时造反。

既然如此,他就趁着大军集结强压,把贵州大土司消灭掉,再分割小土司,让他们彻底没有能力作乱:

“这件事需要有能力的大臣,秦良玉本身是土司夫人,还是一位女将,不可能让她负责这种事。”

“川贵总督的职务,需要有能力的大臣担任。”

“朱燮元、傅宗龙两个,丁忧得真不是时候。”

对这件事恨得牙痒痒,朱由检恨不得奢安之乱已经平定,每年节省出二百万饷银。但是招抚的事情已不可能,朝廷现在也只能硬着头皮打下去。

同时对于侵夺武将兵权的文臣,朱由检同样不满。军中之事紧急,武将根本没有丁忧这一说,但是文臣统兵,却要守三年之制。否则就会被其他文臣弹劾,根本干不下去。

这在作战的时候,自然是极大隐患:

“夺了武将兵权,却要按文臣守制,这样做根本是拿军国大事当儿戏!”

“前线十多万人马、每年二百万钱粮,就因为守制耽搁——”

“大明死个皇帝,都没花这么多钱!”

这么多钱粮花费,朱由检想想都崩溃。

天启皇帝的皇陵,不过需要花费二百万。朱由检搜刮阉党,勉强凑了出来。

但是西南前线人吃马嚼,每年都需要花费二百万。这还只是朝廷拨付的钱粮,对当地压力更大。

被朱燮元守制的事情一耽搁,大明想剿灭安邦彦,还需要一两年准备。朝廷和西南当地,可谓压力巨大。

所以对有些人弹劾延绥巡抚朱童蒙,说他夺情不合礼法,应该像崔呈秀、李养德、陈殷一样回家守制,朱由检根本没有理会。

在他看来,总督、巡抚有军务职责就应该按武将对待,根本就不该有守制这一说、更不需要夺情。

朱童蒙即使要撤,也不能用他该守制的理由,要追究他建祠颂美等附逆行为。

不过这个人在延绥干得如何,朱由检并不知道,他打算等孙传庭暗访的奏疏传来后,再决定如何处置。

“守制的事情需要改动,至少要把总督、巡抚、兵备道这些有军务职责的文官丁忧制度改了,不能再因为守制影响战事。”

“否则就把文臣兵权夺回来,不让他们插手军务。”

教训实在太大,朱由检下决心把丁忧制度改革。即使和朝中大臣对抗,他也在所不惜。

否则他以后真的不敢让文臣领兵,免得这些人不知什么时候,就要回乡守制。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