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进士同年集团112(2 / 2)

同时他心中还有些庆幸,知道自己面对的还不是文官集团的主力。如果那些阉党当政时都敢奋起反抗的文官回朝,自己制定戒严制度会更麻烦。

这让他下定决心,一定要在那些人回朝前,把戒严制度、磨勘制度都定下来:

“戒严令关乎我的权力,磨勘法关乎分化文官集团。”

“这两个制度都必须定下来,而且一定要尽快。”

对磨勘法抱着厚望,朱由检分析唐宋时期进士虽有同年之谊、却没有以同年形成政治集团的原因,最重要的就是磨勘法。

磨勘法下,进士的磨勘期都是一样长,虽然有些人立下年功升迁较快,却不足以拉开很大差距。

越是往上晋升,同科进士就越是竞争对手,根本不可能你好我好,形成统一的政治集团。

再加上按朱由检提出的制度,许多无能进士在正五品就要被淘汰。即使有同年形成集团,也没有多少官员。

按大明现有制度就不一样了,三年初考、六年再考、九年通考理论上很好,实际执行中却有很大问题。

有门路的进士提拔速度非常快,没门路的进士完全追不上。只要内心认命,低品级的进士会很自然地利用同年关系依附高品级进士,形成以同年为纽带的政治集团。

所以朱由检下决心以磨勘法取代现有制度,分化进士以同年形成的集团。

例如天启二年进士,他就打算扶持出几位首领,不能让一个人独大。

“文震孟是天启二年状元,他天然就是这一科的领头人。已经有人提出召他回朝,这件事情要缓。”

“黄道周是袁可立看重的门生,还是和刘宗周齐名的殉节二周,他若只是罢官还好说,可惜如今在丁忧,暂时无法召回。”

“另一位袁可立看重的倪元璐,主持江西乡试要回来了,可以看看能不能用。”

“再加上我在地方扶持的卢象升,在朝中抬起来的蒋德璟、倪嘉善,还有我的老师刘汉儒,皇后的老师陈仁锡——”

“天启二年这一科的能人太多了,不能让他们形成统一的政治集团。”

这一科的进士大多三四十岁,正是年富力强之时。他们的官场资历,也足以担任较高品级官员。

朱由检打算扶持起来这一科,试验对进士同年集团的分化。

不过目前来说,朝中堪当大任的,还是前面几科。例如万历三十二年黄立极、孙承宗、徐光启;万历三十五年和杨涟、左光斗同科的施凤来、张瑞图、李标、钱龙锡、成基命;万历三十八年钱谦益、傅宗龙、杨嗣昌、周家椿;万历四十一年李国普、杨景辰、周延儒、刘鸿训、吴甡;万历四十四年钱士升、耿如杞、陈奇瑜、朱大典。

就连万历四十七年的孔贞运、孙传庭、何吾驺,也被朱由检抬了起来。这一科还有个袁崇焕,已经靠军功成为地方大员。

他们在朝堂上资历更深,比天启二年进士更有资格担任高官。许多人已经是大学士,或者大学士候选。

朱由检已经打算廷推吏部右侍郎、兵部左侍郎、刑部右侍郎,让温体仁、徐光启、孔贞运先占据住官位,推进三法司改制和磨勘法施行。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