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模拟考试106(2 / 2)

毕竟皇帝之前就说了要多取些进士,现在又新开了明法科、明算科。想参加明年会试的,一定不在少数。

这些人别管对法律、数算熟不熟,大多会参加明法科、明算科,增加成为进士的可能。

所以这两科考试,当然不能让太学生抢机会。

就连那些有子弟在太学读书的,这时也没法站出来支持。反对的人太多,大臣也扛不住。

太学生和朱由检没交情,朱由检当然不会为他们强推这件事情。

但是为了获得太学生的好感,也为了鼓励太学生好好学习,朱由检提出一件事情,向群臣道:

“明法科、明算科的考试大明没举办过,最好先找些人模拟几次。”

“今年十二月和明年一月这两个月,每月在贡院举行两科模拟考试,允许所有太学生和在京举人参与。”

“两次考试都排在前一百的,授予正九品官职。一次排在前一百的,授予从九品官职。”

“有举人功名的暂不授官,仍旧允许参加明年会试。”

这个没有多大争议,只要不让太学生直接参加会试,群臣就没意见。正九品、从九品官职他们也不在意,举贡出身还能被授予更高官职呢!

问清楚这些人如果入仕,仍是非进士出身后,群臣赞同举行模拟考试。

朱由检命袁可立、郭允厚主持,模拟明年的明法科、明算科考试。

相信在经过两次模拟后,明法科、明算科考试能够成熟起来,不至于明年闹笑话。

应试举人在看到模拟试题和答案后,也会知道怎么答,不会毫无头绪。

然后,群臣又对明法科、明算科的录取人数和各地比例进行商议。

吵了一番谁也没占便宜,最终还是决定参考进士科,分南、北、中三卷取士,比例仍旧是55:35:10。

南北中三卷,是洪武年间南北榜案之后,逐渐确立的进士取用比例。最初简单分为南北卷,以南六北四取用。后来进一步细化,从南北各退五卷为中卷,分为南北中三卷,比例也变成了55:35:10。

其中南卷对应南直隶应天及苏、松诸府,浙江、江西、福建、湖广、广东。北卷对应北直隶顺天等地、山东、山西、河南、陕西。中卷对应四川、广西、云南、贵州,以及南直隶凤阳、庐州二府,滁、徐、和三州。

看似南卷录取人数最多,对他们最为照顾。其实因为教育水平不均衡,更多的是照顾北卷中卷。就拿乡试来说,经常有南方士子冒籍南北直隶和云贵等地,抢占当地名额。

朱由检对捐纳公士落籍限制在南北直隶之外,也是考虑到冒籍问题。如果他允许公士直接在南北直隶任何州府落籍,估计捐纳公士的南方士子要排队。

但是南北直隶作为朝廷直接统治的地方、也是大明的基本盘,朱由检不可能侵犯两地的利益。在两地做出的任何调整,都是慎之又慎。

反倒是云贵等地,有人为了科举去那里落户朱由检会表示欢迎,就当他们是支援边疆、科举上自然要有优待。

对这个取用比例,朱由检其实有看法,但是不便说出来:

“明法科按这个比例分配没问题,司法官籍贯没限制。”

“但是明算科这个比例就有问题了,太祖明确规定,户部官不得用浙江、江西、苏松人。”

“这条禁令因为各种原因,没有像太祖其它诏令被废止,一直延续下来。”

“苏松江浙的人就算考上了,也不能在户部任官。”

考虑着这个问题,朱由检最终没有说出来。

能把明法科、明算科设立就算成功,其它方面还是不要节外生枝为宜。

明算科也不一定去户部任官,审计总署、锦衣卫统计司、各衙门财务部门,都是他们的去处。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