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二阶层和四要件77(2 / 2)

“已经查明了,耿如杞确实非法获得六千三百两财物。”

“先前已经追回,用于修筑三大殿。”

朱由检又问其他人:

“是这样吗?”

“有没有其他异议?”

大理寺卿张九德心中不忍,说道:

“虽然非法获得财物,但是判他斩监候也太重了。”

大理寺左少卿姚士慎,同样认为判处斩刑过重。

上午刚任命的大理寺右少卿周家椿,更是直言道:

“虽然耿如杞确实有些非法财物,却远远没有六千三百两那么多。”

“追回的六千三百两赃物,大多是他的亲友凑的。”

“更何况耿如杞非法获得的财物,大多是官场惯例。”

“陛下若以此追究,恐怕人人自危!”

朱由检微微点头,知道大明如今的情况可以说是无官不贪,称得上制度性腐败。耿如杞这样连六千三百两都需要亲友凑集的,已经算是清官了。自己若以此定他的罪,恐怕全天下的官员没有几个能脱罪。

直接放过不合法,按太祖定的六十两处斩又会让官员人人自危。朱由检想了一会儿,说道:

“朕打算在都察院设立廉政总署,专门负责廉政、反贪事宜。”

“官员可以将自己的财产和收到的孝敬定期申报,将不合法的收入上交,朕会特赦免罪。”

“耿如杞以前是按察副使吧?问问他愿不愿第一个申报。”

“如果愿意的话,朕就特赦他的罪名,让他担任监察御史,负责廉政总署组建。”

这个决定一出,其他人称颂皇帝宽大,薛贞也放下心来。因为这意味着皇帝认为耿如杞有罪,只是因为无法追究下去,才特赦了他的罪过。所以他判耿如杞斩监候不是什么过错,皇帝不会在这点追究自己。

果然,皇帝没有在这件案子上纠缠,拿耿如杞的案子解释了一下二阶层四要件原则后,便开始“人人过关”:

“魏忠贤谋逆的事情,朕已经命人查办。”

“所有附逆的官员,都要严惩不贷。”

“大理寺卿张九德……”

听到自己的名字,张九德心中一颤,只听皇帝说道:

“你虽没有直接参与逆案,却曾上疏称颂魏忠贤,有客观附逆行为和主观附逆倾向。”

“魏忠贤若是谋逆,你就有从逆可能。”

“念在魏忠贤谋逆未遂、你也没有犯下大罪,朕就革去你的官职,以后冠带闲住吧!”

“原有加衔荫袭、散官勋级等等,一并予以革除。”

闻言险些瘫下来,张九德心中苦涩,却又难以解释。

上疏称颂魏忠贤的事情,朝堂和地方上的大臣几乎都曾做过,皇帝以这个理由让他冠带闲住,让他不知道说什么好。

但是皇帝说魏忠贤若是谋逆,他就有从逆可能,张九德又难以辩解。如果纠缠下去,马上就会有人弹劾他不忠,追究其他责任。

就这样,从张九德开始,朱由检将大理寺曾经上疏称颂魏忠贤的官员一个个点出,同样冠带闲住。

这些结束之后,大理寺还没有人人过关,朱由检又让杨景辰审查一年一迁甚至一年数迁的官员,把这些非正常升迁的官员,降低品级使用。

整个大理寺的官员,都被梳理了一遍。

看着精简许多的官员,朱由检又看向张九德,向吏部官员下令道:

“原大理寺卿张九德,避免宁夏兵变、修筑灵州河堤、在延绥修边有功,起复原职大理寺卿,加正三品承政使衔。”

“望卿好好办事,不要让朕失望!”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