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炎黄子孙58(2 / 2)

“如果大汗执意与我大明为敌,孔某立刻就走。请大汗整军备战,咱们一决高下!”

这时才听到大明在武力上的准备,帐中权贵顿时议论哄哄。打败顺义王他们还有一点信心,打败顺义王和大明的联军,他们就一点信心都没有了。

别看大明在面对后金时节节后退,却到底经历过几场血战,还赢得了几次大捷。他们这些人面对在宁远大捷中立功、威名赫赫的满桂,并没有取胜信心。

更别说有了大明的支持后,顺义王即使失败一次两次,都能靠大明恢复过来。他们就是最终取得胜利,部落兵马还能剩下多少呢?

这让他们开战的信心再次下降,倾向于让林丹汗献出玉玺,换取大明册封。

林丹汗被这些权贵逼迫,心中很是不快,转身出了帐篷。还有一些他的亲信,也随之出了帐篷。整个部落对封贡的态度,顿时分成两拨。

孔贞运和留在帐中的权贵交谈,把恭顺侯准备的礼物赠给这些权贵。这些人收到大明侯爵精心准备的礼物,一个个喜爱异常。

还有人询问恭顺侯在京城的生活,到底有多富贵?两百多年的侯爵传承,让他们真的不敢想。

对于草原上的人来说,顺义王传承四代仍旧还是西可汗,已经是极为罕见的事情。林丹汗等人羡慕顺义王的原因,有一点就在于此。

再次佩服皇帝的先见之明,孔贞运有些惋惜恭顺侯被派去顺义王那里,否则说服力会更强些。他只能简单解释,如今继承爵位的吴汝胤是第六代恭顺侯,如果从恭顺伯开始算起,能够说是第七代。

虽然传的代数只比顺义王多了三代,但是这些草原权贵更羡慕了。为什么?因为传的代数少说明活的时间长,显然恭顺侯一系在大明的生活,远非草原上可比。

不过,对这些人的羡慕,孔贞运嗤之以鼻,只是矜持地表示,自己是圣人后裔、孔子第六十三代孙。

“六十三代,那得多久远啊!”

实在无法算出来,这些草原上的权贵,一个个对孔贞运敬畏莫名。只觉得不愧是圣人后裔,血脉传承时间上就能碾压他们。他们这些蒙古权贵就是追溯到成吉思汗,也远远比不上孔氏。

孔贞运说得起劲,又向他们阐述先祖孔子出身。孔子的十四世祖微仲,是商纣王帝辛之兄、周朝册封的宋国开国君主微子启的弟弟。商纣王帝辛是商朝第三十位国君、商汤第十七代孙,商朝的始祖商汤是契的第十四代孙。

而契又是谁呢?他是帝喾与简狄之子、帝尧异母弟。帝喾生于高辛,又称高辛氏,是三皇五帝之一,而且是黄帝的曾孙。

所以说,他们孔氏是黄帝后裔,一切都有据可查,能追溯到四千多年前。今年是黄帝纪元4324年,孔子诞生于黄帝纪元2147年,他只说自己是孔子第六十三代孙,还是没往前追溯呢!

这个说法,让这些草原权贵,更加敬畏莫名。只觉得大明实在恐怖,竟然有传承这么久远的家族。

面对他们的敬畏,孔贞运又说道:

“你们这些草原上的人,很多是匈奴后裔。太史公在《史记》上记载,匈奴是夏后氏苗裔,先祖淳维是夏王桀的儿子。”

“夏后氏大禹是黄帝的玄孙,所以你们也可能是黄帝后裔。只是身居蛮荒,没有文字记载,忘记了祖先而已。”

“而且匈奴曾和汉朝皇室刘氏多次联姻,说不定你们还有刘氏血脉呢!”

这番话信口说来,却无意间给说对了。因为根据后世的检测,成吉思汗祖上和后裔都有人测出刘邦的基因,刘氏起源于帝尧。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黄金家族都是黄帝后裔、蒙古人是炎黄子孙。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