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允执厥中50(2 / 2)

“六部是办事的,而且是我重点缩减对象,现在的一百多人暂时没办法缩减了。”

“科道官员来了二百人实在太多了,以后要把京官的科道加衔改了,科道也定下轮值方案,缩减上朝的六科给事中和十三道监察御史人数,应该能控制在五六十人。”

“其他机构的加衔也规范一下,控制一下数量,文官总体数量能控制在二百人左右。”

“勋贵、外戚和五府官员来了一百多人,他们又凑什么热闹,也没见他们在朝会上发言?”

知道可能是第一次常朝的原因,勋贵、外戚和五府官员生怕皇帝忘了他们,有职司的不管实职虚职都来参加朝会。但是这些人大多是凑数的,真正敢发言的没有几个,朱由检虽然觉得他们占空间,也只能由着他们了。说不定几次常朝后,这些人觉得没意思,大部分人就不会参加了。

如此计算下来,以后还能把常朝官员缩减在二三百人左右,符合朱由检的最初设想。今天来的人太多,纯粹是科道官员太多、魏忠贤滥发官衔。

“他们想来就站着吧,反正挤的人不是我。”

“最重要的是确立规矩,形成新的制度。”

这样想着,朱由检吩咐道:

“让公侯和四辅大臣殿内序立,其他人站在两边,先让他们在外面排好该怎么站。”

“百官免礼入班,有奏事的先在鸿胪寺备案,按五府六部寺监把事情分类排列。”

“你这个秉笔太监,负责和鸿胪寺卿一起确定议事顺序,拿来给朕观看。”

随手给徐应元加了个职责,让他美滋滋地去告诉杨景辰和鸿胪寺官员,按皇帝的命令排列官员。

就这样折腾了一阵子,群臣终于定下班次,在辰正八点的时候,准时入殿上朝。

进入中极殿中,百官首先看到了新挂上的“中正平和”匾额,以及“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十六字楹联。这是朱由检亲自书写出来挂上去的,意思是提醒自己持中守正,于己能中正平和,于人可兼济天下。

来上朝的官员大多熟读经书,自然知道匾额和对联的出处。见皇帝在中极殿挂上这个,都是心中暗赞。

御座上面,朱由检见这么多人挤在殿内,行礼多有不便,当即便吩咐百官免行一拜三叩头礼,只用鞠躬即可。群臣齐呼谢恩,然后开始议事。

首先是五府事务,朱由检看着在五军都督府任职的勋贵好不容易提出的事务,按惯例处理了一下,又以登极恩加了赏赐。勋贵们谢恩之后,个个心满意足。

然后是六部事务,按吏户礼兵刑工的排序,吏部排在最前,所以首先商议的,便是官员职务。

给群臣宣读了前两日在常参会议上确定的诏书,朱由检又按惯例把崔呈秀等人守制的事情走流程,然后就是今日最重要的事情——决定要廷推的职务。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