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三朝要典37(2 / 2)

“房某已经老了,老了啊!”

感慨着自己年龄,还有杨景辰的年轻,房壮丽迈着步子,已经慢慢离去。

杨景辰留在原地,思索着房壮丽话语的含义:

“老大人是什么意思?是在感慨自己年老、不愿参与朝政吗?”

“还是在提醒我,我已是吏部侍郎,不需要像张孚敬那样、迎合皇帝发起大礼议?”

想了很久都没有能想明白,杨景辰正要回去再想,忽有一个小太监过来,说是皇帝有请。

到了文华殿中,杨景辰发现不止自己,内阁大学士黄立极和施凤来、礼部侍郎孟绍虞等人同样都在殿中。这些人的共同点,就是《三朝要典》编纂者。

果然,杨景辰从皇帝那里看到了一份奏疏,直隶巡抚汪裕上报,翻刻《三朝要典》完成。皇帝召集他们,显然是要讨论这件事。

“你们都是《三朝要典》的编纂者,和朕说说,要典讲的是什么?”朱由检看着他们,询问道。

皇帝的问话,让杨景辰更加谨慎。《三朝要典》是魏忠贤命他们主持编纂,仿照嘉靖皇帝大礼议获胜后刊布《明伦大典》的事情,让各省翻刻发行。如今这部要典,显然是已经发行天下了。

这让杨景辰更加紧张,不知自己面临的将是什么。他知道,自己和阉党牵扯最深的事情,就是这部《三朝要典》。自己从翰林院侍读学士升任礼部侍郎、再转为吏部侍郎,靠的也是编纂《三朝要典》的功劳。皇帝对《三朝要典》的态度,会影响自己的前途。

内阁首辅黄立极道:

“《三朝要典》嘛,自然是讲万历、泰昌、天启三朝的事情。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梃击、红丸、移宫三案”

“这三案的始末,各种示谕奏疏,都在《三朝要典》里。臣等加上案语、附以论断,修成这部要典。”

朱由检饶有兴趣地说道:

“这么说来,《三朝要典》的内容,都是客观事实喽?”

黄立极点头说道:

“当然如此!”

“先帝曾谕示内阁:有奸人借梃击以邀首功,借红丸以快私憾,借移宫以贪定策之勋。”

“所以特命臣等,将三案始末编辑成书,颁行天下,这就是《三朝要典》。”

朱由检拍案而起,大叫声“好”,向众人道:

“既然如此,《三朝要典》就应像《明伦大典》那样,颁行天下。”

“朕要再次下诏,让所有的读书人,都读《三朝要典》,明白谁是谁非!”

命黄立极拟旨,强调《三朝要典》的正确,指斥奸人之非。

黄立极无奈拟旨,杨景辰听得冷汗涔涔,知道这个旨意一出,那些被斥为奸人的东林党人会不顾一切发起攻击。否则三大案就成了定案,他们再也难以翻身。

更激烈的政争,眼看就要到来。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