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上朝时间34(2 / 2)

次日,朱由检上朝的时候,便收到了弹劾崔呈秀的奏疏,说是兵部尚书崔呈秀、工部尚书李养德、太仆寺少卿陈殷、巡抚延绥右佥都御史朱童蒙夺情不合礼法,应该回乡守制。

这件事出乎朱由检预料,毕竟他实在想不到,一件未遂的乡试弊案,会牵连出这么多大臣。

看了一下几个人的职位,朱由检发现除了太仆寺少卿陈殷外,兵部尚书崔呈秀、工部尚书李养德、延绥巡抚朱童蒙,都算得上重臣。这些人同时去职,朱由检手里没有人接管。

但是驳回的话,朱由检此时在为天启皇帝守制。以他此时的身份,根本不适合驳回。

所以思前想后,朱由检决定让内阁和司礼监按流程处理,自己继续看看,会有什么变化。

因为延绥巡抚的事情,朱由检又想到自己让陕西籍官员、以及天启年间曾在陕西任职的官员上书之事,再次吩咐他们把奏章写好了交上来,自己要看到陕西实际情况。

就这样处理了一些事情,朱由检要退朝的时候,朝臣因为他登极后天天上朝,有些承受不住,请求朱由检定下上朝日期,不用天天上朝。

朱由检自己也不想天天上朝,但是他更不想刚刚登极、就被人说怠政,如今有朝臣主动提出,他心中也松了口气。

问了一下旧例,得知隆庆皇帝定下三六九日视朝,天启皇帝也是如此。至于实际的上朝时间,那就不确定了。

得知这点之后,朱由检当即说道:

“那就在朔望朝之外,于三六九日视朝。”

“上朝的时间、地点,还有与会官员,诸位都议一议。”

早就对沦为礼仪性质的朝会有些不满,朱由检当即提出来,想要改变一下。

大臣们也不想天不亮就要上朝,礼部尚书来宗道道:

“太祖高皇帝鸡鸣而起,昧爽而朝,未日出而临百官。”

“嘉靖之时,大学士杨一清等言:人主视朝,当有常期,古礼,朝辨色始入,君日出而视之。”

“臣等以为应仿古礼而行,每以日出为度,圣躬不致过劳。”

口中说着让皇帝不要太劳累,其实是觉得自己太累。那些上了年纪的大臣,对此纷纷赞同。连续上朝这些天,他们实在是太累了。让朱由检不用效仿太祖朱元璋天不亮上朝,应该按照古礼,日出上朝。

朱由检也觉得天不亮就上朝实在太累,如今大臣提出,他自然从善如流。但是对日出上朝仍旧有些不满,说道:

“日出的时间不确定,上朝时间要有一个定数。”

“朕听古人说‘一日之计在于晨’,辰时无论冬夏都已日出,就定于辰正视朝,商议国家大事。”

“朔望朝仪不变,仍按太祖旧制,鸡鸣而起,昧爽而朝。”

辰正按二十四小时制就是八点,这是朱由检心中理想的上朝时间。而且朔望朝仍是昧爽,也不会有人喷自己懒。如果还有人觉得不愿意,那就全都定在昧爽。反正自己后宫离皇极殿近,不用走多长时间。

众位大臣听了之后,虽然有一些人觉得辰正视朝太晚,却有更多的人觉得合适。毕竟如果不同意这个,皇帝就要在天不亮的昧爽上朝,那样受累的还是自己。

所以在商讨之后,群臣最终定下了每逢三六九日、辰正八点视朝,初一、十五的朔望朝,仍旧还是昧爽。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