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中旨和廷推(2 / 2)

“那些文官也没法说崇祯残暴乱杀,只能说‘用法益峻’,执法太严格。”

对高级官员的任命权力完全不抱希望,朱由检继续问道:

“除了这些官员,其他的官员怎么任命呢?”

“能不能直接用中旨?”

给出了否定的回答,侯保山道:

“朝中监、司官员按序升迁,九卿属员由吏部选授。”

“地方布政使、按察使由三品以上官员会举,府州县的官员,由吏部选授迁除。”

“为了公平公正,最初用拈阄法,万历二十二年变为掣签,由吏部文选司执掌。”

麻了!彻底麻了!

以前只听说过明末文官集团势大,现在才知道他们升官、任职,完全能撇过皇帝。

这一套选官任官体系,关乎所有文官的利益,朱由检想废也废不了。除非他能自己造反,把天下重新打下来。

同时,他也明白了为何顾宪成区区一个文选司郎中,就能纠集出东林党这个政治集团:

“廷推的名单由他拟定,地方官员也是由他选择,只要动些手脚,就能钳制所有人。”

“顾宪成属实把廷推和选官玩明白了,整个朝堂的朝局,都受他的影响。”

“一个五品郎中就敢掀起风浪,也难怪万历皇帝要把他削籍,直接赶出朝廷。”

记住文选司郎中这个职位,朱由检决定要想办法找信任的人担任,免得再发生顾宪成的事情,出现第二个东林党。

他不知道的是,历史上号称东林后继的复社成员吴昌时,就是在文选司郎中的位置上,再次掀起风浪,影响到两任首辅生死。气得崇祯皇帝在中左门亲自审讯,拷掠到折断小腿,人称“以三百年未有之事,待三百年未有之人”。

继续询问,得知廷推内阁大学士是由明孝宗弘治皇帝开始,朱由检此时真的感觉到,有些历史学家说他“智商较低或者相对弱智”,是一个客观评价:

“以前只听说过弘治皇帝废开中法,坏了明朝盐政和边事。还纵容外戚、专宠皇后,导致他那一脉绝后。”

“现在才知道,廷推大学士也是由他开始的。”

“这个皇帝到底是多弱智,把任命内阁大学士的权力,直接让了出去。”

“他能得到孝宗的庙号,真是离大谱!”

一个绝后的皇帝得到孝宗的庙号,怎么看都有一些讽刺。

朱由检腹诽着这位皇帝,对内阁的尾大不掉,心中极为哀叹。对清朝创建的军机处,可谓羡慕至极:

“清朝的军机大臣任命完全在于皇帝,军机大臣只能跪受笔录,传达给中央和地方部门去执行。”

“这才是皇帝理想的秘书机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的象征。”

又看着眼前的侯保山和徐应元,想到能与内阁抗衡的司礼监。朱由检心中警惕,对他们道:

“以后在宫中不用称庙号老爷,直接称年号老爷即可。”

“具体的事要加上时间,最好说明出处。”

“侯保山说得很好,但要更细致些!”

让他们在说话时更加注重实据,不要信口开河,影响自己判断。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