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事实首辅袁可立373(2 / 2)

“要我说,就该严格执行陛下规定,裁汰这些知县出身的科道官员”

这个提议,让众人大吃一惊,有些不敢相信

因为科道官员在二月选官时才被补满,如今要拿到知县出身的,几乎要拿掉一半

这让科道的职责,如何承担起来?

但是李邦华说的也确实是个办法,朝堂上的大臣,对那些只会乱喷的言官也有些厌烦

他们本来还觉得皇帝不让知县补科道不符合以前惯例,但是在对比推官和知县出身的科道官员后,如今却感觉很有道理——

毕竟推官是司法官,大多还注重证据和法律,写出的奏疏算是言之有据

知县出身的科道,则大多把自己视为朝堂大臣,在各种事务上胡乱发言他们把风闻奏事的权力,发挥到了极限甚至捕风捉影,勒索其他官员那些官员不想被他们弹劾,只能破财消灾、或者帮他们办事这种奇葩的事情,有良知的官员都会看不惯

朝堂上的大臣,这种事情早就厌烦了,甚至很讨厌那些自命不凡的小官在皇帝指出科道官员的出身后,他们审视之下,发现这些人大多是知县出身顿时就找到了目标,支持皇帝的政策

听着这些人的态度,袁可立看向董其昌和李若星,说道:

“董兄、李兄,如今署理吏部尚书的杨景辰闭门待罪,这件事需要你们去办”

“你们说这些科道官员,应该转任何职?”

没有像李邦华说的那样裁汰,袁可立只想把这些人调出去,不影响朝堂局面

董其昌在吏部不怎么管事,李若星道:

“转任暂且不急,现在有一件事更迫切”

“光禄寺少卿周延儒,已经主动把非法收入上交,并且把自家财产申报,请求在所有官吏中推行这个制度”

“礼部尚书温体仁响应,已经要求礼部各衙门实行,以示清贵官员为官清廉”

“我已经打算把财产申报制度在吏部实行,避免他们在官员选任时徇私舞弊”

“科道官员有监督官员职责,更应该把自身财产申报以免他们徇私枉法,辜负监察责任”

袁可立听得点头,也明白李若星为何这样做因为李若星就是被皇帝以清廉选在吏部的,“民之一丝一缕,皆民之命也”这句话,现在都挂在都察院廉政总署里

在礼部主动申请在下属衙门中实行财产申报后,李若星作为以清廉著称的吏部官员,当然要立刻跟进否则就可能被人讥笑,有坏了名声之危

袁可立如今负责戡乱救灾,同样也觉得选拔清廉的官员很重要否则朝廷的救灾款拨下去,到不了灾民手里

眼看李若星有这个想法,他当即点头答应,要求在场官员,都推动官员财产申报先拿科道官员开刀,查他们的底细

东林党的官员,有像李三才那样有贪污嫌疑的,但是大部分人,都标榜清正廉洁就连家中豪富的钱谦益,在写出《恒产论》分散家产后,对财产申报这件事也很有底气

面对袁可立的要求,他们纷纷响应,这些人率先以身作则,前往廉政总署申报财产然后以成基命为首,在都察院展开自纠,要求所有科道官员申报财产

这下科道官员再也顾不上在朝堂上兴风作浪了,因为他们的官位,正在受到威胁

这个威胁还不是被强权打压,而是以清查贪污受贿的名义如果以这样的罪名被罢官,他们以后想起复,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毕竟因为劝谏被皇帝罢免是荣耀,但是带着贪污受贿的名声被罢官,可没有人同情他们

纵使有机会被起复,也要带着污点

所以他们一个个忙着处理自己的事情,消除潜在祸端

朱由检这个皇帝没出面,朝堂上勇于任事的大臣,就把他们收拾得服服帖帖

科道官员的风头,彻底被打压下来

这让深居宫中,故意避开这件事的朱由检很是满意,认为以袁可立为首的文官,通过了他的考验

这些人既没有和科道官员一起威逼皇帝,也没有趁机排斥阉党残余官员,大多在用心做事,解决朝堂上的问题

这让朱由检觉得,可以更信任他们,让他们治理国事

而且最让他舒心的,还是袁可立等人用自己制定的制度,解决科道官员

这让他之前趁着权力真空时制定的各项制度,开始得到推行以后在实践中会更加完善,逐渐成为定制

这对朱由检来说,是更重要的事情

毕竟他这个皇帝不可能事必躬亲、处理大大小小的事情,最重要的还是确立制度,让各级官吏执行

袁可立等人推行财产申报解决科道官员,很合他的心意

所以在这起风波解决后,朱由检以主持明法科、招抚海寇等功劳,为袁可立加从一品弼政大臣衔,进一步明确他的地位——

除了黄立极这个辅政大臣之外,没有人在朝堂上的班次能排在袁可立前面

可以说,他现在可以看做次辅,在首辅黄立极不怎么管事的情况下,更是能通过戡乱救灾委员会,拥有首辅权力

群臣不管认同或不认同,都要把袁可立视作辅臣、当做事实上的首辅看待

因为袁可立和东林党的亲近,东林党的臣子大多能够接受他,认为袁可立相比黄立极,要更容易接受

不过也有人埋怨韩爌,认为他不该拿捏以至于皇帝等不及,任命袁可立统领群臣——

如果韩爌来京,以他大学士的身份,会更名正言顺

阉党残留的官员则不然,他们大多感到庆幸认为韩爌不上任最好,免得东林党势大,把他们排挤出朝廷

袁可立之前在朝堂上曾和他们一起任事,起复后也没有趁着他们落难发起攻击,获得了他们的认可,支持他为辅臣

中立派出身的袁可立,凭借自身的操守和能力,成功得到了大多数臣子认可,成为朝堂核心!本章完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