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实学派285(2 / 2)

然后,又因为后世的影响,在经世致用后面加上“实事求是”这四个字,让钱谦益作为自己在学术上的代言人,引领大明的儒者认识事物的本质。

只是这几个字是否给钱谦益,他之前还没定下心。毕竟钱谦益在后世的名声实在是太差了,他有点担心这个人。

直到钱谦益机缘巧合,从他传播出去的一些观念中,领悟出了恒产论。朱由检才下定决心,把这八个字赐给钱谦益——

再不赐下,钱谦益的学问就走上另一条道路了。以后再赐给他,就没有这个效果。

如今赐给钱谦益,收获才会更大。

果然,钱谦益收到赐字后,如同被捅破了窗户纸,很快就领悟到自己的学术核心,应该是经世致用。

甚至所谓的恒产论,也是经世致用的一部分。是他从《孟子》之中,领悟出的用于世务的学问。

这门学问的包容性,远远胜过恒产论,是有可能让他从祀孔庙、成为圣贤的学问。

所以钱谦益的内心之中,对皇帝极为感激、甚至把皇帝当成了知己——若非知他甚深,怎么会指出这些?

甚至他还觉得,皇帝早就想大用他。之前的磋磨,不过是磨炼而已。

这些想法,朱由检虽然不知,但是他却知道,钱谦益此时已经可以大用了。不管是自己的恩情,还是他之前践行恒产论的表现,都代表钱谦益有所变化——

就算他是伪装,以后也要继续伪装下去。

所以在赐字之后,朱由检又提点道:

“经世致用,是实际的学问,所以朕加上了实事求是四个字。”

“以后这门学问,可以称为实学。”

“钱先生的《恒产论》,就是实学的一部分,能够经国济民。”

“以后,还请先生多多实践、专注实务、发展实业。”

“不要像有些宋儒那样,‘平时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

“朕需要你们经世致用,解决实际问题。”

这番话代表了朱由检的期望,也是他对实学的要求。希望钱谦益能带领实学一扫理学、心学的空谈风气,专注于实际事物,帮自己解决问题。

甚至,为了防止有人喷实学是功利之学,他还把明亡之后有人评价宋元以来儒者的话说了出来,针对理学、心学。

这样刚诞生的实学,就有了极强的攻击性。钱谦益也可能因此收到非难,被很多儒者敌视。

不过,这对朱由检来说,又有什么关系呢?

因为他需要的就是这个效果,改变崇尚空谈的风气。

而且还能让实学在和理学、心学的较量中完善,迅速成熟起来。

至于钱谦益在此过程中受到的非难,他是一点都不在意,只要自己力保,钱谦益就不会出问题。最多是损失点人缘、人望,没有以前的影响力。如果钱谦益能带领一批东林党人转向实学派,他会更加满意。

但是他不在意,钱谦益却很在意。这两句话的杀伤力实在太大,以至于钱谦益听到之后,顿时冷汗涔涔。因为现在的儒者,几乎都是理学、心学门人,平时就喜欢谈论心性,相互间辩来辩去。

就连钱谦益自己,年轻时也是这样,直到后来才领悟要专注实际的学问。但是距离经世致用却差了那么一丝,并没有真正践行。

如今,皇帝给实学安上这么两句话,几乎把现在的所有儒者都骂了。刚刚诞生的实学,必然会面临巨大的压力。

他若承受不住,可能身败名裂!

(看完记得收藏书签方便下次阅读!)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