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出版行业的改变275(2 / 2)

然后是《大明通政司内参》,则因为里面有涉密信息,不允许对外贩卖。直接对参议以上官员分发,让他们知道朝堂上的重要消息。

冯梦龙和凌濛初二人,都争夺内参主编职位。甚至钱嘉徵也想争一下,获得对高级官员的影响力。

最终,朱由检考虑到冯梦龙更年长,编撰的三言也挺不错,让他担任这个职位。

剩下的凌濛初,则担任《大明通政司月刊》主编。这份刊物主要是辑录邸报上的消息,每月发行一份,允许对外贩卖。

在印刷和发行由余象斗承担后,月刊主编的工作可谓很简单。凌濛落在最后,担任了这个职位。

这让他下决心尽快把《拍案惊奇》写好印出来,把自己的名声传出去。

给大明通讯社补充了人员后,朱由检要求他们尽快展开工作,把三分报刊办出来。

新报刊自然不能像以前那样办,而是按报业协会的标准,重新规划印刷。

朱由检让他们和京报集团加强交流,完善报业标准。

在这些都安排好后,即将散会时,余象斗提起了一件事,请示皇帝的意见:

“草民前些日子在文思院,见到了铅版印刷。”

“听人说陛下允许让各处书坊使用,只需要缴纳专利费即可。”

“敢问草民的书坊,能不能铅版印刷?”

朱由检闻言极为高兴,觉得这是推广技术专利的好机会,当即道:

“只要你的书坊是在朝廷注册的正规机构,愿意按要求缴纳专利费,就能向文思院申请,获得使用授权。”

“如果技术上有不明白的,文思院还会派人指导。当然你要付技术指导费。”

又向余象斗等人道:

“你们现在也是吃官家饭的人了,以后可以称臣。”

“所享俸禄待遇,暂时按从七品散官标准。”

“以后视大明通讯社的经营情况,再进行具体调整。”

“如果大明通讯社有盈利,你们按管理层获得分红。”

这个说法,让余象斗、冯梦龙、凌濛初很是高兴,因为这几乎代表着,皇帝以后会让他们当官,而且还高于从七品。

就连钱嘉徵,提前享从七品俸禄后,同样很是高兴。

尤其是余象斗,更是下决心要把邸报、月刊卖好,让大明通讯社盈利,让皇帝看看他的能力,对他刮目相看。

想起自己的事情,余象斗又问道:

“草民印书数十年,有一些独门技术。”

“能不能申请专利,向他人收取专利费?”

朱由检更是高兴,肯定地道:

“只要是独门技术就能申请。”

“但是已经流传开的公共技术,产权归公众所有,任何人不能主张所有权。”

“你要申请的专利,一定要仔细鉴别。”

余象斗闻言讪讪,有些不好意思。因为他真想把一些印刷行业流传的技术,申请为专利技术向其他人收费。

但是皇帝提出个公共技术说法,很明显堵死了这条路。他只有把独门技术拿出来,才能申请专利。

对这些技术是否要拿出来,余象斗心中有犹豫。但是想到在文思院所见,他知道自己不能再藏着了,否则过不了多久,自己的技术都会过时——

文思院明显是要基于铅版技术,开发出一整套印刷体系。

如果铅版印刷流传开,他那些基于木质雕版的技术,全部都要过时。

还不如申请专利后对外授权,让自己收取些专利费。那样在铅版上的专利支出,多少能抵消点。

如果自己慢了,说不定就有人抢先申请类似专利。那样自己的独门技术,会更收不到专利费。

毕竟各家的印刷技术,水平相差并不大。自己的独门技术,不一定比别家更好用。

可以说,铅版技术的出现,以及随之推广的专利体系,逼着大明的印刷行业把以前藏着掖着的独门技术拿出来,向科技司专利厅申请专利。

否则他们的技术就会过时、或者被人申请类似的专利,以后再无价值。

这是朱由检愿意看到的,他期望通过这些,促进技术发展。

不过目前看来,只有印刷行业出现这个苗头,有可能在近期收获一大批专利。其它行业的从业者,似乎还没有想改变。

这让朱由检思索着,自己是不是要多介入几个行业,促进技术发展:

“第一次工业革命,又称煤铁革命,最重要的就是煤和铁。”

“钢铁冶炼比较麻烦,可以让文思院慢慢试。”

“但是煤炭行业,有一种非常简单、现在就能实现的技术。”

这项技术,就是蜂窝煤。它虽然是二十世纪才发明的,但是实现难度并不高,完全能造出来。

有了这项技术后,朱由检就能掌握烧煤行。京城的煤炭市场,暂时垄断起来。

更进一步,就是获得煤炭这种能源的控制权,这是能让皇室吃上几百年的产业。

所以蜂窝煤技术,他不打算放在文思院。而是准备让内廷的工匠,开发这种技术。这样专利就会留在内廷,不用向文思院交专利费。

同时,他准备拨出些银钱,派人把烧煤行先掌握住。这个和抄报行一样本小利微被免于纳银的行业,现在很容易被掌控。

等到蜂窝煤和配套的煤炉出现后,能够通过他们,在京城进行推广。

裁缝行他也打算建立协会加强引导,推动服装业发展。要让尚衣监的人,多和裁缝行商讨,推广公制度量衡和服装尺码,规范服装行业。

可以说,在掌控和改造抄报行后,朱由检对商业上的事情,已经有了头绪。打算从行会着手,改造这些行业。

大明的营商环境,会在他的改造下持续改善。用工商行业的发展,吸纳丧失土地的劳动力。让这些人有口饭吃,不至于走投无路之下造反。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