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标点符号263(2 / 2)

这是一个思想行为都很矛盾的人,他的学问和认识都不成熟,立场也不坚定。

所以这个人是能拉拢的,甚至能被改造。

转着这些想法,朱由检决定对他多了解点。又听钱谦益提起顾宪成和管志道的争论,对这些学术上的事情,表示很感兴趣。

想到自己之前打算推广标点符号的事情,朱由检让身边的太监把相关文稿拿过来,说道:

“这是朕制定规范字时,根据古人用的句读,定下的标明句读和语气的符号,简称标点符号。”

“钱卿是一代文宗,可以多看一下,试着在新写的文章中使用。”

“如果觉得好用,就对外推广一下。这样很多学术上的事情,就没有那么多争论了。”

让太监把文稿递给钱谦益,让他好好观看。

钱谦益仔细查看,发现除了句读常用的句号外,皇帝还定下了逗号、顿号、分号、冒号、引号、括号、问号、叹号、省略号等标点符号,标明了用法不说,还有几篇例文,包含了上下竖排和左右横排时标点符号的用法。

(古代图书句读,句号最常见。图为《帝鉴图说》其二十九宾礼故人、其三十拒关赐布)

看着这些符号,他仿佛打开了新天地。因为他认识到,如果这些标点符号推广开,大明所有的书籍,都会重新解释。不同句读带来的解释,也有可能让各个学派吵翻天。

自己提前知道这些,提前对一些经史文章定句读,就能掌握解释权,稳固文坛地位。

更别说推广标点符号这件事,是能够青史留名的功绩。

所以,钱谦益极为激动,当即就下拜道:

“陛下,此为万世功也!”

“陛下信任微臣,臣必肝脑涂地!”

对皇帝的怨念一扫而空,高高兴兴地接下了这个任务。

朱由检见钱谦益这个文宗能接受,对标点符号是否能推广开,已经再无怀疑。

想着以后自己看臣子的奏疏会更加快捷,甚至有可能在划分句读时掌握一些经典的解释权,他心中就很高兴,向钱谦益道:

“钱卿能这样想就好,也不枉朕的苦心。”

“另外,标点符号这件事,一定要在会试后再放出去。”

“以免举子分心,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这个考虑,是朱由检早就把标点符号定下来,却没有推广的原因。

实在是句读的划分,关乎经义解释。如果在考题上出现异议,有可能引起举子反对,凭空出现波折。

所以,他打算在会试后再推广,用三年时间过渡,在下一科使用标点符号。

钱谦益也知道其中利害,认为皇帝的嘱咐很恰当。对这个年轻的皇帝,再也不敢小看。

甚至,他还想到了之前和袁可立交流时,对方说朝堂上的政策都经过深思熟虑的事情。这让他下定决心向袁可立好好请教,摸清皇帝制定政策的意图,揣摩好皇帝的心思。

这次冒然上疏引发风波、险些让自己丢官去职的事情,钱谦益是再也不想经历了。

他决定向温体仁学习,学会揣摩圣意。

在经过这次风波后,钱谦益变得更加成熟,更明白做官的道理。

朱由检在东林党中,也收获了一个可以合作的人。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