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龙潭虎穴256(2 / 2)

“千万不要客气,请到寒舍暂歇!”

上来就请郑芝虎,去家里面歇息。

郑芝虎不知所措,询问对方姓名,才知道是戚昌国,如今的锦衣卫指挥同知、南司房提督。

他是戚继光的儿子,和俞大猷的儿子俞咨皋,自然有些交情。俞龙戚虎的大名,现在谁人不知!

面对他的热情招待,郑芝虎暗暗叫苦。如果他接受了戚昌国的接待,无异于表明了要上俞咨皋那条船。以后很可能被调到俞咨皋麾下,帮他建功立业。

这是从天津到京城的路上,郑彩等人帮他分析的。所以郑芝虎现在是极力和俞咨皋撇清关系,不想帮他卖命。

只是戚昌国的地位,又让他不敢强拒。锦衣卫的大名,天下人谁不知道?

更别说戚昌国是南司房提督,和提督西司房的卫尉寺卿,能够分庭抗礼。

他们刚刚听说了卫尉寺的强势,心里还在怕着。对锦衣卫南司房提督,当然没有底气。

在戚昌国强请之下,只能随着这些人,前往戚家暂歇。

戚昌国在派人护送他们去自己家后,又向身边的一个锦衣卫吩咐道:

“查查他们进城后都做了什么事,一字不漏地写出来。”

“这件事是圣上吩咐的,不要给西司房面子。”

让锦衣卫查郑芝虎的老底,是朱由检亲自下的令。这件事主要给负责京城监察的西司房去办,北司房情报中心协助。

南司房这个负责锦衣卫内部管理的衙门,本来是和这件事无关的。

不过俞咨皋向戚昌国的请求,又让戚昌国找到了插手这件事的理由。在请示皇帝之后,被安排监督这件事。

南司房的职官厅,有给锦衣卫内部人员记功的责任,监督这件事合情合理。在戚昌国下令之后,很快便查清楚郑芝虎进城后的动作,并且还查出来,那个和郑芝虎一行人谈天说地的“王六”,是西司房的眼线——

只不过不是正式的,是编外人员。没有正式编制,只是在提供有价值的情报时给赏钱。

这个人见到郑芝虎一行人有些匪气,想探探他们的老底,找巡警赚些赏钱。

没想到误打误撞,警告了一下这些人。

戚昌国得知这些,看得有些想笑。这件事说王六无功吧,他率先发现了郑芝虎。说说有功劳吧,又没有认出郑芝虎的身份。

所以他想来想去,决定不为这件事情费心。直接把情况提交给了皇帝,让皇帝亲自决断。

朱由检对王六是否立功并不怎么在意,他在收到这份报告后,看到的是卫尉署通过卫生队,已经在京城建立一张网络,而且还发展了眼线,把京城监视起来。

所以郑芝虎一行人进京之后,便被王六盯上,想拿他们立功。

郑芝虎在客栈住下后,也很快被店家上报,被确认了身份。

这个效率,让他很是满意,认为卫尉署做得还可以,符合他的期待:

“环卫工监视、住宿登记,这件事做得不错。”

“这个化名王六的王定先,为人也挺机敏的,看出郑芝虎等人身上有匪气。”

“这次就算他立功了,既然想要编制,就定个六级警员,让他好好去干!”

“他抱怨的铲粪收卫生费的问题,你们也要解决。”

“不能让一个好政策,反而办得扰民!”

京城卫生大整顿,是朱由检为卫尉署选择的突破口,想通过办件好事,树立卫尉署的形象。避免人们想到锦衣卫和卫尉署的关系,就对它有恶感。

同时用遍布全城的环卫工,把京城监视起来。

所以这件事情,朱由检是一直关注的。

无论是环卫工的招收,还是大扫除后定下的门前三包,都是他仿照后世的政策,亲自给卫尉署制定的。

执行的效果,也让他比较满意。只是在细节上,却不免有点粗糙。只要他制定的政策不仔细,就会变得走样,甚至有人钻空子,想要从中牟利。

这个卫生费的事情,便有一些迹象。

朱由检对于此事,心中很是警惕:

『不能让锦衣卫自己解决财源,这是一个大政策。』

『但是环卫工人又太多,不可能完全靠财政养起来。』

『卫生费如何收,收了又怎么花,要制定个办法。』

思索着这件事情,朱由检知道这件事想要解决,最好的办法就是把卫生队从卫尉署分出来,成立独立衙门。

但是分出去后,卫尉署就难以用环卫工当眼线,而且新设衙门也和他求稳的想法不符。

所以思前想后,朱由检决定让卫生队独立财政,通过完善制度,解决这件事情。

而且对卫生队的考核,也不能看他们收多少钱,而是要看作用,把工作做得怎么样。

同时,对于王定先在套话时的抱怨,朱由检也觉得该解决,不能把一件好事搞得怨声载道,让京城市民抵制。所以他下令道:

“以后城里的牛羊等牲畜,要让它们戴粪兜。”

“如果粪便落地上,环卫工和店家可以提供工具要求牲畜的主人铲。”

“另外,卫生费收上来后,不但要给环卫工发工资,还要做其它事。”

“街上要设垃圾箱,还要有公共厕所。送到公厕指定地点的粪便,在处理时不收费。”

“到了疫病多发的季节,还要用生石灰等消毒,宣传卫生防疫措施。”

“要记住他们的名字是卫生队,不仅仅是环卫工。”

设立卫生队的目的,其中一个是防疫。

在朱由检的记忆中,明末不但天灾频繁,而且疫病频发。甚至还出了个吴又可,写出一本《瘟疫论》。

这种严峻的形势,要求朱由检必须注重防疫工作。把卫生防疫的事情放在一起,设立了这个卫生队。

同时,为了保证卫生防疫政策的执行,朱由检把卫生队放在卫尉署,让它有向巡警队求助、强制执行的权力。

就这朱由检还觉得不够,又给太医院下了一道命令,让他们摸索卫生防疫工作,给卫生队提供协助。

因为太医院和锦衣卫已经划入内廷,朱由检能够直接下令。他对当前的局面,可谓比较满意。认为卫生队在太医院协助下,能够更好地发挥作用。

不仅是他满意,在京城卫生大整顿后,许多臣子看皇帝的眼光也变了。认为皇帝调整机构,不是在胡改乱来。

干净整洁的北京城,让官员很是满意。他们对卫尉寺这个机构,开始产生了认同。认为卫生队的存在,确实很有必要。

就连袁可立,在观察卫尉署做的事情后,心中认同的同时,开始产生了危机感,认为政务署和廷尉署必须要尽快建好,不能被卫尉署比下去。

尤其是看到卫尉署巡警在各坊建立的派出机构后,他更是认识到:

如果政务署和廷尉署迟迟不能建好,这两个衙门的职权,就会被卫尉署夺去。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