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陕西武道大会252(2 / 2)

“孙兄这个承诺,朝廷不一定兑现。”

孙传庭闻言大笑,指着袁枢说道:

“朝廷不能兑现,你还不能兑现吗?”

“有你这个兵部尚书的公子在,兵部能不准一个佐击将军?”

“不仅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等名次也要有赏赐,让他们统领数百数十人的军队。”

“以我在一路上的见闻,陕西这边的山寨,很多是结寨自保的。”

“只要给他们出路,他们会接受招安。”

“把这些人训练一下,就是一支兵马,再让他们带头,打击顽固不化的盗匪。”

听着孙传庭的方略,袁枢捏了一把汗。

此时他已经听出,孙传庭没想把这些人送去朝廷,而是想用武道大会这个名头,把那些盗匪招安。

为了这个,他甚至把自己的身份都算计在里面。想要用自己父亲担任兵部尚书的便利,开出招安条件。

的确,佐击将军虽然能统领一营,在武将看来已经是中高层军官。但是在朝廷那里,连被讨论的资格都没有,兵部武选司就能把他们任命下来。

作为兵部尚书的儿子,袁枢向兵部讨几个军官名额,那是轻而易举。

孙传庭的谋划,极有可能实现。

初次当官,袁枢还有些放不开手脚,不知道能不能做这样的事。还是孙传庭再三劝说,又指明皇帝派他们来陕西的任务就是平定盗匪,才最终答应下来。

两人根据朝廷的诏书写了一份公文,写明赏格之后,在陕西各地下发。

因为武道大会主办衙门是锦衣卫,这个公文由陕西卫尉署签发。但是卫尉署是新衙门,孙传庭担心民间的人不认,还让陕西三司加盖了印信。

如此一来,这份公文不但在陕西巡抚的辖区有效,在整个陕西都有效。孙传庭还让袁枢行文延绥、宁夏、甘肃巡抚和三边总督,让他们予以配合。

刚组建不久、负责西北马政邮驿的西北行太仆寺,也被袁枢要求配合此事。

太仆寺是兵部督导的衙门,西北行太仆寺的官员,如何敢不给兵部尚书公子面子。就是组建新衙门的事情再忙,也得让各处驿站,配合武道大会举办。

为了尽可能地招揽民间壮士,孙传庭要求各地驿站提供便利。这样一来,自然要花费很多钱粮。西安各个衙门虽然凑了点钱,却远不够支持这件事。

想来想去,孙传庭想到了秦王,让他支持这件事。

秦藩是个大藩,枝叶繁茂,朱由检都不敢擅动。

但是孙传庭胆子却很大,直接找到秦王朱存枢,让他支持武道大会举办。

不过大明的藩王,早已经没有地方权力。秦王朱存枢只想安享富贵,根本就不想掺和这种事——

陕西武道大会的第一名都要被授予佐击将军了,他一个藩王哪有胆子参与?

不过,孙传庭却有办法,指着武道大会上的蹴鞠项目,说道:

“太祖曾经下令,官吏、军人不能蹴鞠。”

“故而这一项是游戏之事,殿下可以参与。”

“可以主持蹴鞠比赛,也可以组建圆社,甚至上场较技。”

这是孙传庭的想法,也是他找到的突破口。

蹴鞠这个项目,他是不知道朝廷为何它列在武道大会里的,甚至他都没有想好怎么举办。

在寻求秦王支持时,他决定拿出这个项目,让陕西的藩王和富商操办。

然后用蹴鞠的收益,支持其它项目。

蹴鞠在大明颇为流行,热衷于此道的人也不少。朱存枢对此来了点兴趣,又被孙传庭哄骗,说是肃王、庆王、韩王、瑞王都考虑参与此事,支持皇帝举办武道大会。

秦王作为东道主,自然要更积极点。在蹴鞠这一项上,不能落后他人。

有了这个理由,再想着孙传庭多半能让那些藩王支持,秦王朱存枢也没有那么多顾忌了,决定出点钱粮找个乐子。

作为藩王,他不是没有钱粮,但是平时行事被官员盯着,想花钱都要受制。如今有巡抚要求、还有其它藩王一起承担,他决定参与此事,光明正大玩乐。

搞定了秦王朱存枢后,孙传庭又让秦藩的郡王、将军,同样提供支持。再用秦王的民义,号召富商支持。

然后,再让袁枢派锦衣卫去肃王、庆王、韩王、瑞王那里,寻求他们的支持。并允许四个王府派代表,来西安参加大会。

这样折腾下来,总算凑足了钱粮。陕西的武道大会,轰轰烈烈地办了起来。

很快,陕西武道大会第一名授予佐击将军、统领一营的事情,便被传了出去。

民间也因为这个消息极为沸腾,很多自持有勇力、想要博个出身的勇士,纷纷踊跃参与。

因为陕西距离京城较远,需要提前过去。孙传庭和袁枢决定,在二月初举行比试,确定名单之后,一同进京参赛。

所以过年期间,这件事就传得沸沸扬扬,有心参赛的人员,纷纷前往西安。

延安府,米脂,银川驿。

正在担任驿卒,从驿站得知这个消息的李自成,很快便决定参加武道大会。

他出身李继迁寨,据传是西夏太祖李继迁的后裔,自幼喜好枪马棍棒,善骑射,斗很无赖。

如今眼看有靠武力当官的机会,当即动了心思。打算在武道大会上脱颖而出,为自己谋个富贵。

不过,他对自己的武力没有多大信心,又找到舅舅高迎祥,说道:

“朝廷举办武道大会,第一名授佐击将军。”

“舅舅精于骑射、而且膂力过人,何不去博个富贵,胜过贩马为业?”

高迎祥听到这件事情,同样来了兴趣。他这个贩马为业说得好听,其实兼做马贼,可谓是拿着命拼杀,还赚不到多少钱财。

如今眼看有当官的机会,当然不愿错过。

尤其是问清楚情况,得知可以带着手下一起从军后,高迎祥更是动了心思。

以他的武力,在陕西即使夺不了第一名,前十名应该没问题。麾下的那些兄弟,能跟他一起从军,一同建功立业。

所以,两人很快就决定,去西安参加武道大会。愿意从军的兄弟、族人,同样跟随他们前去。

路上,他们还遇到了很多一起参加武道大会的人。曾任延安府捕快、延绥镇边军的张献忠,便是其中一员。

张献忠在延绥镇从军时,因为犯法当斩,幸亏主将求情,只重打一百军棍。然后被边军除名,从此流落乡间。

如今眼看武道大会要求只要没有杀官造反的罪过,便一律予以赦免,张献忠立刻动了心思,觉得这是个好机会。不但有可能继续从军,还有可能直接当官。

所以,他虽然身长体瘦,却打算靠着勇悍,为自己博个富贵。

像他们这样的人,在陕西各地还有不少。例如蓝田锻工刘宗敏、塞外降卒猛如虎和虎大威等人,这些勇武之士在佐击将军等官职的诱惑下,纷纷前往西安,参加武道大会。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