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人人站队245(2 / 2)

“朝堂上的官员,因为魏逆乱政,对陛下的急切多有体谅,也知道陛下那样做的原因。”

“但是新起复的官员,就不见得都体谅陛下了。或许会有人跳出来,把陛下之前决定的事情推翻。”

这是朱由检一直忧虑的,也是他做出调整前,和袁可立沟通,让他做桥梁的原因。

如今听杨景辰提起这件事,朱由检当即认识到,杨景辰想出了办法,能让自己拿捏没有附逆罪名的官员。所以他期待地道:

“杨卿有什么办法,能让朝堂上定下的事情,不再掀起波折?”

杨景辰道:

“陛下之前做事,一直雷厉风行,很快便下决定。”

“但是厘正祀典的事情,臣以为应该慢下来。”

“要让朝堂上的官员人人表态,上疏表明对厘正祀典的态度。”

“反对的人调到地方去,支持的人如果对陛下其它做法有异议。陛下可以让他们负责厘正祀典,去地方调查当地祭祀。”

“如此一两年后,之前定下的磨勘法、考成法、戒严法、廷推法等,自然能站稳脚跟,无人能够撼动。”

好家伙!这是要用厘正祀典的事情,让朝堂上的官员人人站队。

如果有人反对,那就以不通祭祀调到地方。

如果有人支持厘正祀典,却反对朱由检定下的其它事情,那就把厘正祀典的事情交给他,让他去地方奔波。

可以说,杨景辰这一招够狠,能够名正言顺地把反对者赶走,无法在朝堂上捣乱。

而且因为这些人还在任官,只是在地方奔波时劳累点。不会像之前阉党打击东林党那样,闹得天怒人怨。朱由检想起复的话,随时能够把他们调回来。

这种做法,很合朱由检的胃口,所以他当即点头,让杨景辰操办这件事。让他要求那些喜欢对朝政发表意见的官员,此时必须站队,表明对厘正祀典的态度。新起复的官员,同样也要表态。以便他们在闹事的时候,方便进行处置。

这个提议,解决了朱由检之前的担心,让他对杨景辰大加夸赞,认为这个人有能力,能帮自己解决问题。

杨景辰感受到皇帝的喜悦,同样也笑着道:

“其实很多官员生事,主要就是闲的。”

“他们若是一直有事做,根本没心情思考朝堂上的大事,更别说给陛下上疏了。”

“陛下想要让朝堂上稳定,最好让他们都忙起来,给他们安排好事情。”

“这样每天都有事做,就没有那么多意外了。”

这话说得在理,很让朱由检认同。就像后世的打工人,每天从早忙到晚,有多少人有闲心关注热点大事?

官员同样是这个道理,就得让他们忙起来,闲着会生出事。

怎么让他们忙起来呢?当然是靠之前制定的考成法,杨景辰既然说出这些话,朱由检当然就给他加担子,下令道:

“考成法的事情,之前已交给吏部。”

“如今吏部房尚书年老体衰,平时参加会议都够忙了,没有多少精力做其他事。”

“董其昌同样年老,而且还是日讲官,要教朕练习书法。”

“所以吏部的事情,杨卿多担着点。考成法的制定执行,由你帮房尚书操办。”

这话说得杨景辰心中大喜,吏部的事情除了他负责的加衔推升外,主要就是考课磨勘。如今皇帝让他负责考成法,意味着他在考课磨勘上也有很大发言权,可以说是把吏部的事情,都交给他去管。

如此一来,房壮丽离任之后,吏部尚书还会是其他人吗?只要不出意外,他就是下一任吏部尚书。

这让他的心情,如何能够不喜?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