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伴君如伴虎215(2 / 2)

“昨日他去见了杨景辰,臣派人去询问,杨侍郎说苏茂相想投靠陛下,想当刑部尚书。”

“这件事他不敢擅专,想请陛下圣裁。”

苏茂相活动刑部尚书的事情,朱由检早就知道了。只是此前他一直碍于朝中晋江出身的高级官员太多,不想让这个人当九卿。

这时终于松口,说道:

“刑部尚书的事情,朕现在可以答应。”

“但是要让苏茂相做一件事,让他出钱把这个贺屏买下来。”

“然后把贺屏送给张瑞图,告诉张瑞图好好写字,多写些能传世的作品。”

“这么奇怪的风格,说不定以后就失传了,让张瑞图多写一些,不要为杂事分心。”

此言一出,众人都知道张瑞图的仕途算是完了。

皇帝的意思,明显是让张瑞图在家里好好写字,不要插手政事。

如果张瑞图识相的话,就会主动辞职,不让皇帝为难。

实在不明白皇帝为何突然变了态度,在赃罚库决定一位大学士的去留,众人都想到了一个词:“伴君如伴虎”。

当今皇帝的心思,实在让人难猜。

有些人觉得皇帝之前看到生祠碑文就生气了,只是要让人找出张瑞图的其他作品,暂时没有发作。

有些人则觉得皇帝不至于在这件事上还要耍心眼,没有这个必要。一定是这个贺屏让皇帝看了不悦,所以态度转变。

但是区区一个贺屏,怎么能和生祠碑文比呢?

皇帝就是生气,也该在看到生祠碑文时生气。为何在看到贺屏时,才会态度转变?

想不明白这个问题,一众宦官只能归结为皇帝心思深沉,态度让人难猜。

朱由检却不觉得自己的心思让人难猜,一是他注重主观附逆倾向,这是早就向群臣明说的。二是他嫌朝中的晋江人太多,张瑞图又和南京吏部左侍郎林欲楫是亲戚,很可能成为晋江人的核心。

他可不想压下东林党和阉党后,冒出来一个晋江党。所以就趁着这件事,警告一下张瑞图。

让苏茂相去送的意思也是如此,有个晋江人想上去,就得有个晋江人下来。官位就那么多,不能让晋江人占太多。

苏茂相能领会到这个意思最好,领会不到的话,明年还会有调整。他要趁着晋江人没起势,把他们给压下来——

大学士张瑞图,通政使吕图南,吏部左侍郎杨景辰。南京兵部尚书黄克缵,南京吏部左侍郎林欲楫,南京工部右侍郎张维枢。

再加上同属泉州府、临近晋江的南安县人洪承畴,还有即将受招抚的郑芝龙,也是泉州南安人。

泉州的官员太多了,有朝廷有地方,有文官有武将,要稍微压制一下。

苏茂相想当刑部尚书,张瑞图就得下来。

盘算着晋江人的官职,朱由检还想到了在翰林院的蒋德璟、黄景昉,这两人也是晋江人,未来有可能成为大学士。

如果不加限制,晋江人在这样有序的传承下,再过一段时间,就可能形成晋江党。

历史上洪承畴官运亨通,大概就有这些乡党做助力。

致力于压制党争的朱由检,当然不愿看到这个情况。

《明季北略张瑞图回籍

十二月,法司追论魏忠贤等罪,上命磔忠贤尸于河间。一日,上至赃罚库,见逆贤珍宝。叹曰:天下脂膏,被奴刻剥殆尽。

忽顾金字贺屏,乃次相张瑞图亲笔,上大怒,即着回籍。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