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被皇帝逼着的锦衣卫205(2 / 2)

朱由检知道这件事情,而且在登极前夜曾经因为一个太监佩剑就提心吊胆,所以对身边人很宽容,经常予以加恩。就是对魏忠贤也没做绝,册封了他的家人,免得宫里太监寒心、不愿尽心做事。

但是对锦衣卫就不一样了,这些人说到底是外臣,不是一直在皇帝身边伺候的。

而且在朱由检看来,军警队伍就应该高压管理、令行禁止。所以他对锦衣卫从来都是提出要求,催促他们做事。

这样的管理方式下,锦衣卫高层当然觉得难。

没有立刻回家,一众锦衣卫高层,去承天门外不远的衙门里商议。

郑士毅作为指挥使,首先向负责南司房的戚昌国、李顺祖道:

“已经通过审核的官员名单,尽快给列出来。”

“今晚上就要通知到,让他们好好准备。”

“陛下明日要亲自整训,他们是否能真正当上锦衣卫的实职,要看明天表现。”

“别怪我没有提醒,到时候谁出问题谁就自己扛起来,别指望我救援。”

知道自己其实并不合皇帝的心意,只是最有资格,才被皇帝任命为指挥使。郑士毅对自己的分量很清楚,丝毫不觉得能够影响皇帝。

如果有锦衣卫官员在整训时出了问题,那他们就自求多福,别指望他说话。

戚昌国、李顺祖应下,急忙去整理名单,派人通知各家。

卫尉寺卿刘侨,任务同样很重,因为他要挑选一千精锐,明日入宫整训。

如果挑选出的是老弱病残,让皇帝觉得不满。或者有阉党余孽混在里面,故意在皇帝面前作乱。他这个卫尉寺卿有可能被皇帝认为不合格,甚至直接撤换。

郑士毅等人是知道巡捕营实情的,看看坐立不安的刘侨,对他很是同情。但是让他们出主意糊弄皇帝,这些人却又不敢——

一旦被皇帝察觉,说不定欺君的帽子就会扣上来。到时候他们这些人,都会一起遭难。

所以他们安慰了刘侨一番,以这是卫尉寺事务为由,让刘侨和郭承昊、吴孟明两个少卿去忙巡捕营的事情。

但是对刑狱司的事情,郑士毅就不得不说几句,提醒兼管刑狱司的刘侨道:

“田尔耕、许显纯等人迟迟没有定案,陛下已经不满。”

“今日提督监察司的王公公已经提醒过我们,而且刚才在宫里,陛下给熊廷弼、杨涟等文官后裔加荫东宁卫百户,英国公张维贤的子嗣,也有一人加荫东宁卫指挥佥事。”

“如果我们的动作再慢点,东宁卫就不再属于厂卫。文官和勋贵的力量,都会随着进去。”

“不要再给田尔耕、许显纯等人留面子,把他们的案子判了,直接送去海外。”

这几个人迟迟没有定案,说到底是视海外为畏途,不想冒着风险去开辟新卫所。

锦衣卫这些高层碍于以往交情,也不好强逼他们。所以就把这些人关在诏狱里,好吃好喝招待。

但是如今皇帝发话了,还把文官和勋贵势力引进来,他们就不得不加快动作,把田尔耕、许显纯等人送过去。

否则东宁卫可能就不是厂卫所有,到时候宫里的太监也会埋怨。

就这样,在朱由检的逼迫下,东宁卫开辟的事情,速度开始加快。

《明史:

捕营提督一,参将二,把总十八,巡军万一千,马五千匹。

《明熹宗实录:

提督勇士四卫营军务御马监太监涂文辅疏言……见操官勇旅军一万二千余名之数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