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图书出版审查169(2 / 2)

“还有仁宗诚孝张皇后大渐时,杨士奇举三事的事情。内容荒诞不经,以前所有史书未载。”

“臣以为应当查处,严禁这部书籍。”

朱由检听到《皇明通纪不但编排成祖皇帝诛十族,还编造张太后的事迹,当即就是大怒,下令道:

“朝廷既有禁令,那就应该严禁。”

“舆情司和卫尉寺严查此事,收缴违***籍。”

“这些内容源自什么图书,又被哪些图书采用,都要严查出来。”

“这种编造的历史,不能任由民间流传。”

又想起那些打着***名号,大肆贩卖的书商,朱由检下令道:

“印刷***的商人,应该追究责任。”

“贩卖多少***,就让他们收回多少本。”

“如果收不回来,就罚十倍罚金。”

“违法违禁行为,都要按律追究。”

感觉要规范这些卖***的商人,朱由检又说道:

“所有印刷出版图书的商人,都要让他们成立出版社。”

“设立社长、总编辑,以及具体图书的责任编辑,对出版图书负责。”

“如果里面有违禁之处,就从这些人开始追究相关责任。”

“历史、军事、地图等内容敏感或涉密的书籍,要上交稿件备案。”

“这些稿件,放在……”

想了一下,朱由检没有放在锦衣卫,而是放在礼部,说道:

“礼乐教化的事情,应该归礼部管。”

“在礼部礼乐司成立出版厅,审读备案书籍。如果图书太多,礼部的人审不过来,可以让翰林院帮忙,他们都有学问。”

“舆情司对所有出版的书籍,都可以提出疑问。有违禁之处的,可以让礼乐司审读后,决定是否要求修改或禁毁。”

“决定做出之后,执行工作交给卫尉寺。”

把这一整套流程,安排得极为完善。

锦衣卫官员听到后,却是有些失望。因为皇帝没有肆意扩张他们的权力,而是把出版审查的事情,交给礼部去办。

旁边记录的起居注官员,则是心中振奋。认为皇帝没有被进谗言的锦衣卫官员迷惑,做出了明智决定。

他们都是翰林院官员兼职,对皇帝称赞翰林院官员有学问,当然与有荣焉!

不过,对皇帝让锦衣卫设立官情司,而且调查会党,他们心中不免有些非议。

好在这些人大多不属于两个党派,对皇帝调查官员虽然本能地反感,却也不得不承认阉党、东林党确实存在。皇帝了解这两个党派的人员是必须,否则对很多事情就不知所以然。

锦衣卫的机构和作用,在他们面前展露了一点。让他们更加好奇,二十天前皇帝对锦衣卫到底做了什么调整。当日被隐藏的起居注,又记载了什么?

怀着这些好奇心,起居注官员却不敢多问,甚至不敢把今日的内容传出去,以免被锦衣卫盯上,追查是谁泄密。

之前武清侯一事,锦衣卫人员以保密司名义排查人员的影响,已经慢慢显露出来。

锦衣卫这个机构,会重新让大明官员闻风丧胆!

《明史:

仁宗诚孝皇后张氏……正统七年十月崩。

当大渐,召士奇、溥入,命中官问国家尚有何大事未办者。

士奇举三事。一谓建庶人虽亡,当修实录。一谓太宗诏有收方孝孺诸臣遗书者死,宜弛其禁。其三未及奏上,而太后已崩。

这是明史采用的野史

返回